二.股民B的炒股故事
介绍下B的背景吧。B是30年代的人,在接触股市的时候,正好退休,炒股作为退休后打发业余时间的一种方式。B在解放前经历过良好的中学教育,解放后一直在中学担任老师,直到退休。
退休后,B延续了工作时候的习惯,喜欢关注时事方面的新闻,对于国家推出股市,他是非常赞成的,也基本上成为了最早的一批股民。当然,B没有A那样的运气,可以通过摊派买到原始股,B最开始就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
当然,90年代个人的收入实在太低,B只能拿出两三千元进行买卖。B没有A那样的精神进行技术类、跟庄类的深入研究,毕竟年龄已经60几岁了才开始搞股票。不过对于股票的基本知识,还是了解的,清楚股票就是公司的股权,每年都要分红的。
所以B就只买股价低的大盘蓝筹股,只买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公司的股票,例如钢铁、交通、能源等行业的大公司。B的交易策略就是买了就不管了,如果被套就死扛不卖,等待解套或者分红。因为B买的公司当年分红率还是很可观的,至少5%是有的,所以不卖也是存在且合理的。但如果股价涨幅超过了买入价格的20%及以上,B是绝对要卖出的,害怕到手的利润被回吐回去。B年龄比较大,不会电话委托,每天送完孙子到学校后,正好可以到证券营业部看盘,和股友交流,所以交易方式也是现场挂单买卖。
B的研究精神也是可嘉,每天从营业部回来,本子上都是满满的记录了几大页的信息,而且从单位的收发室定期去搜集类似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纸阅读宏观和微观经济层面的新闻。B本不是搞经济的,后来笔者发现B在宏观经济政策上面真是说得头头是道,特别是对当年朱镕基总理的经济政策研究得比较透,对吴敬链的股市赌场论也是比较赞成的。
这么多年,他秉承一个理念,买国有背景,不会倒掉的企业的股票,会比较稳妥,坚决不去赌。
目前B已经80几岁了,因为年龄原因,前几年离开了股市,颐养天年了。据笔者判断,B应该是在股市挣了一些小钱的。
笔者的感悟:B的投资逻辑应该是没问题的,在2012年之前买钢铁汽车能源等蓝筹股也没有问题的。但笔者判断B应该还是有股票是亏损出去的,并不是全部盈利。之所以没有赚到大钱,主要还是没有突破人性的弱点,害怕利润回吐,因此每次操作只能赚点小钱,而不能基于基本面长期持有。笔者记得B买过马钢股份,股价从1995年到2007年,12年涨了30倍,只不过B肯定又只赚了点小钱就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