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没有被大热的国民父女CP董力和阿拉蕾圈粉呢?这对小鲜肉+萌娃的组合,让停播一年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再度站上收视浪尖。
每次“爸爸去哪儿”开播,都会引发全民对孩子财商教育问题的大讨论。片中明星们的孩子往往金钱观比较淡薄,对于“挣钱”“价格”“买卖”几乎没有感性认知。如陆毅说:“我总是说要把女儿富养,所以她想要什么我都会满足她。”
在当下中国,拥有这样优越家境的孩子越来越多,父母们一边开始重视财商教育,一边极尽所能地希望为孩子做好一生的财务保障,这种规划从孩子一出生便展开了。
有很多家庭在孩子出生后,就开始为孩子的教育做长远打算。往往孩子还在襁褓中,爸爸妈妈们已经在商量未来孩子要上什么幼儿园,上什么小学了。
这是很典型的中产焦虑。
这些家庭几乎都会想到要单独为孩子存一笔“教育基金”,但是对于怎么储备教育金,却没有想得很清楚。
有的家庭认为教育金储备最重要的是稳妥,于是干脆就存银行;有的家庭比较激进,把教育金跟别的家庭财产一起做股票、外汇等风险较高的投资。两种方式各有缺陷,也比较盲目。
针对教育金的性质,我们需要先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提前做好规划。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合理地为孩子规划教育投入,想好要不要上民办,要不要择校,是否要出国留学,什么阶段出国,先有一个大致预算。
其次,尽早开始教育金储备。教育金储备是个长期的、积少成多的过程,对于中产家庭来说,可以在不影响家庭大的财务规划的前提下,慢慢积累,所以越早开始越好。
再次,建立正确的教育金投资逻辑。近年来教育成本也是不断提高的,所以太稳妥无风险的方式根本赶不上教育成本的增加速度。教育金的投资策略应该偏中性、长期。
对于中产家庭来说,本身投资渠道多样,比如可以配置一些比较稳妥的教育金保险,或者银行理财产品,再配置一些风险中等的P2P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少量地配置一些风险较高的基金类。
这样综合下来,等到孩子真正上学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可以满足孩子在教育方面的资金需求而不会对当年的家庭财务造成压力。
除了教育储备,孩子未来成家立业是父母要考虑的更高层面的规划。现在很多年轻人毕业即投身于创业,又或者买房筑建小家庭,无论是事业还是小家,都需要一笔“启动资金”。
对于孩子教育和成家立业的准备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相似,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除了上边提到的投资原则,对于这样一笔金额更大,准备时间又会非常长的资金,需要我们进行更多元化的配置,可以遵循这样的投资原则:
?首先,可以有一定投资风险,但在可控的范围内。
?其次,设置较长的投资周期。
?再次,此类投资在操作上要比较简便,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
这样来看,房地产类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股权投资都是比较好的选择,本身周期比较长,并且有较高的收益预期。在孩子成家立业之前漫长的二三十年中,可以完成几轮的投资,积累起一笔客观的资金。
与上一辈人不同,如今社会中坚力量的这一代对于养老有全新的认识并且早早地做起了规划。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不再适用,“决不能给孩子增加负担”成为父母们规划养老的第一原则。
而如今,人们早已不能满足于喝茶、看报、种花的退休模式,很多人早就酝酿了一张长长的退休愿望清单,为自己规划了包括旅游、社交、兴趣学习等等充实的退休生活。要实现这些目标,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前做好对养老金的储备和规划。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社保,但是社保养老有显而易见的缺陷,特别是当前退休时间推迟,这就意味着缴纳时间更长而领取时间更短,且缴纳人离世时仅能拿回数额极少的个人账户的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准备一份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保证在退休后的若干年中每年都可以领取一笔钱,如果身故,保险金可以由受益人领取。有了社保的养老金再加上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说是为退休生活打好了经济基础。
“孩子一生的财富规划”实在是太长期太复杂的一件事,父母们有时会不知如何着手。购买一些基础款的保险可以当作一个开端,例如太平人寿的终身年金保险产品。
这些产品投资时间短,但收益周期很长,可以涵盖孩子一生的各个阶段,且收益可观,不失为一种简便的做法,也是一条良好的投资渠道。而这类保险涵盖的养老金功能,也能为父母的高品质养老提供保障,避免增加子女的更多负担。
虽然父母们绞尽脑汁地想为孩子们做好一生的财务规划,但必须意识到财商教育才是更重要的投资。让孩子自小建立起正确的财富观,将投资理财作为重要知识去学习,才真正能实现家庭财富的延续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