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紧贴”7关口、外汇储备“直逼”3万亿美元,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相关人士22日表示,美元未来走势不会是单方向的,外汇储备也不单纯与汇率单项挂钩,市场无需对某一点位做过度解读。央行将通过多项措施,为人民币债券加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创造条件,引导更多外资投入境内市场。
面对“7关口”加大正面引导预期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9435,较前一交易日调升54个基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
截至22日16:30,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收盘价报6.9466。看着近在咫尺的“破7”,不少市场人士心存担忧。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美元未来走势不会是单方向的,一旦市场发现过去的预期过于乐观,美元指数就有可能出现调整,其他货币对美元就会升值。
在马骏看来,
最近美元快速走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许多国家汇率对美元贬值,主要是市场预期变化所致,但这些预期可能过于乐观。业内人士表示,美元大幅升值、美国国债收益率对于美国实体经济,尤其对出口产生紧缩效应;最近美国企业债发行利率、住房按揭利率大幅上升,美国的大规模减税和基建计划能否实现也未可知。
自今年一季度以来,人民币采用了“收盘价+一篮子”的中间价定价机制。“这个公式为人民币波动提供了足够的弹性,会导致双向波动。”马骏表示,最近几个月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比以前大,在具体操作中央行已经综合考量到兼顾汇率弹性和稳定性。
“最近,我们加大了正面引导预期的力度。11月初以来,人民币一篮子汇率还是略有升值的。”马骏说,“从我国经济基本面来看,11月PMI继续上升,民间投资已经开始触底反弹,出口增速转负为正。我们有信心在增加汇率弹性的基础上,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万亿”并非衡量外储充裕与否的标准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16亿美元,较10月末下降691亿美元,刷新今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
外汇储备正逼近3万亿美元,引发不少市场人士担忧。“外汇储备多少是适度规模并没有一个统一指标,以前外汇储备超‘4万亿’时有人认为外储过多了,但降到‘3万亿’有人又担心不够了。”外汇局相关人士表示,
市场应该更关注,目前外汇储备能否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能否抵御外部风险冲击,而非一个具体点位。外汇局相关人士认为,近期引发外汇储备下降的主要因素有央行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及估值效应,如外汇储备中欧元、日元等非美货币贬值。
“目前来看,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充裕的,处于合理稳定区间。不是说一旦外汇储备降到3万亿美元以下,危机就会到来。”有消息称,中国10月大幅减持41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债总额降至1.1157万亿美元,创下近年来新低。
对此,外汇局相关人士介绍,美国国债在国际金融市场是重要的投资标的,各国央行都会从评级到市场深度,再到流动性、风险特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投资标的。“当然,央行也会通过近期美国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等方面微观考量,对美国国债投资进行战术性动态调整。”
加快开放国内债市引入境外资金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外汇储备持续下降,这引发不少人对跨境资本流动压力增大的担忧。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3年,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新兴经济体,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资本在新兴经济体处于资本流出态势。中国已深度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无法脱离国际资本流动的大格局。
不过,外汇局相关人士认为,目前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总体稳定,这与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前期采取一定措施扩大资本流入有关。
就此,马骏表示,
在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将协调相关部门,允许和引导境外投资者进入境内外汇衍生品和利率衍生品市场进行交易,以对冲利率和汇率风险;进一步明确对汇出投资本金和收益的规则以及对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的税收政策;探索通过境内外基础设施合作,延长交易时间、减少境外投资者重复开户负担等,提升交易便利性,进一步扩大实际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马骏表示,通过上述举措,可以提升境外机构投资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便利性,为主要国际债券指数编制机构将人民币债券纳入相关指数创造条件,从而引导更多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债市。
德意志银行的调研显示,如果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债券指数,未来五年内会有7000亿美元至8000亿美元的新外资流入中国债市。
一些市场人士估计,为数可观的资金投入中国债市,或将支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人民币结算汇价"虚破"7,业内:不意味着恐慌来临一周前刚刚从美国出差回国的张琪(化名),对着刚刚新鲜出炉的信用卡账单有些发懵。正准备还款的他,算来算去都得出了一个奇怪的数字:发卡行给他在美国刷卡消费所计算人民币还款额,竟然是采用了7.0063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价。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近一直徘徊在6.95附近的情况下,“破7”的汇价似乎颇为令人费解。
对于这种状况,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汇价结算等商业因素,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部分领域“虚破”7关口并不意外。从这一点上说,人民币实际汇率即便在未来突破整数7的所谓“重要关口”,也并不意味着任何悲观或者恐慌的来临。在人民币汇率持续大步迈向市场化的当前阶段,汇率市场化脱敏也正向新常态进发。
汇价波动仍属正常近期不仅一些在境外消费的相关人士遭遇到人民币汇率“虚破”7关口的情况,最近部分习惯于“海淘”购物的消费者,也曾出现过商家对代购境外商品计价时,采用明显高于7水平的人民币汇率。
例如,由于到岸时差的原因,近期许多“海淘剁手族”都普遍遇到一些欧美代购商家,直接上调代购商品结算价格的情形。针对一些发卡银行在将境外刷卡消费额计算时所采用的“高外币汇率”,广发证券外汇市场分析师赵鹏泳表示,这背后可能是中国银联在结算时采用了“结算加点”和“加掉期汇价”的方式。
一方面,银联给出的汇价只是面向商业银行银行卡客户给出的清算价,考虑到还款期的滞后因素,以及人民币即期汇价当时偏弱的表现,中国银联当时挂出的境外消费或取现汇率出现“破7”的情况并不算异常。
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低于7的汇率水平,也并不代表官方实际汇价,赵鹏泳称。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虽然目前个人消费领域人民币对美元“结算汇率”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出现了跌破7的情况,但像在人民币对外币结算规模更加庞大的外贸企业方面,出于汇率波动加价的考量,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结算汇率”破7已经是司空见惯。市场化脱敏继续深化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分析师丁孟表示:“尽管近几个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相对偏高,但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说,央行所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肯定不是盯着个人每年换汇的那‘5万美元’。
”一方面,从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来说,货币当局的预期引导更着重机构交易行为,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市场单边波动风险。另一方面,
宏观层面来说,央行担心的是不正常的资本流出,而不是个人换汇、个人持有外汇。外汇储备无论是在国家手里还是藏汇于民,都是本国资产,并没有太大差别。近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券商还是商业银行,绝大多数主流研究机构预测的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下限,普遍都在7以下。从深度参与银行间外汇交易的金融机构角度来说,“破7”与否,显然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投资命题。
机构投资者更关心的是,未来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出现超预期波动。贬值风险被高估业内人士指出,央行在人民币汇率上的政策目标,主要集中在推进“渐进可控的汇率波动”、防范资本项下是否出现大量违法违规的跨境资本流出、做好有关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引导,而不是人民币汇率是否破7,或者是个人购汇是否出现较大增加。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远期表现,目前各主流金融市场所反映的投资者预期仍保持大体平稳。当前,无论是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境外香港CNH市场,抑或是美国的NDF市场,近一个多月来各类主流机构投资者对于人民币未来一年的掉期、远期汇价预期的下跌幅度十分有限。
除此之外,即便是所谓民间换汇的“黄牛市场”,近期京沪两地“黄牛掮客”对个人私下换汇的“加点”幅度,也没有明显增加。
整体而言,在汇率市场化脱敏进一步向新常态进发的背景下,一些悲观投资者对于2017年人民币所可能面临的贬值风险,显然已过度高估。来源:新华社、中国证券报
上海亚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亚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股权投资、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创业投资、实业投资等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的投融资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专业、定制、相融、共生”的企业宗旨,以亚园股权首创的“金融保姆”为抓手,持续、不断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更多需求,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