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试点,作为A股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获批至今100天以来,操作层面的规则设计已取得较大进展,内地与香港市场总计超过300家券商参与试点。证监会证实配套政策文件和业务规则已基本制定完成,将于近期陆续发布实施。
可以说,沪港通的推出对内地及香港的资本市场意义重大。一方面加快内地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提升在港的离岸人民币利用率;另一方面,则为两地市场的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巩固香港作为投资内地重要平台的地位。
A股市场低迷了五年,对于陷入长期疲弱的A股来说,沪港通可能是救命良药。而港股市场过去三年原地踏步,每日成交量只在600亿港元左右,实在需要外来刺激,带给失去方向的港股新的上升动力。
沪港通对A股市场的影响
1、助推A股发行交易制度改革
A股市场价格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监管方的“越位”,体现为对发行供给数量的管制(股票发行数量与节奏的控制)与交易价格的约束(涨跌幅限制、T+1交易制度等)。制度设计虽可见遴选优秀企业、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初衷,但就实际效果而言是人为提供了寻租空间及操纵股价便利。通过沪港通的施行,A股市场的监管方将能更准确评估香港股票发行注册制对一二级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另一方面,两地股票交易制度的衔接则更具必要性及紧迫性,调整A股市场涨跌幅限制及T+1交易制度已非单纯仅为遵循国际惯例,而是基于沪港两市制度互联互通,提升市场效率的现实要求。
2、倒逼内地监管部门提升管理水平 补足监管“缺位”
这些年A股市场的监管工作正逐步转型,重心从事前审核后移至事中监管、事后执法,但相比香港市场依然有很大差距。严格意义上说,还存在一定的“缺位”,如过度包装盛行、投资者权益缺乏保护等。沪港通启动后,两地金融市场监管和制度的一体化会对内地资本市场的监管和执法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合作调查等协同机制,两地将在打击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跨境违法违规领域开展更广泛合作,不仅有助于倒逼内地监管部门提升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从制度上保障价格基础性配置功能的发挥。
3、促进投资者行为理性 回归价值投资
大部分A股投资者根植于市场整体“过度投机”惯性,交易活跃度与“击鼓传花”风险如影相随,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散户化”行为明显。相对而言,香港市场遵循价值投资理念,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估值体系、定价效率较为合理。随着沪港通的推出,A股投资者的结构及行为将会随之调整。一方面,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香港机构投资者群体将进入沪市,不仅会在数量上壮大A股的机构投资者群体,还将通过专业的投资理念影响市场既有投资者的策略选择;另一方面,沪市一些投资者也会在香港市场接受港股价值投资理念的熏陶及洗礼,不断修正投资方法。伴随投资者结构及投资理念的逐步趋同,将会真正实现两地市场估值体系的互通互联,使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属性回归。
4、沪港通或对深市产生“抽水”效应
沪港通必定将对深市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出现“抽水”效应,虽然未来深港通也可能推出。深市股票与港股估值差异更大,尤其在创业板中小板股票中。比如同样是热门的博彩概念股,深市这边的姚记扑克股价近30元人民币,鸿博股份也在16元左右,分别相当于37.24港元和19.86港元。在香港股市中,华彩控股0.65港元,众彩股份3.73港元。大陆投资者炒股票并不太在意每股净资产多少、市盈率多少,而更在乎股价。显然,港股更有吸引力。那么没有在池壁上凿一个洞的深市会不会被“抽水”到沪市再到港股呢?这种可能性相当大。未来深市股票的估值水平一定会受到港股的间接影响。这可能迫使有关方面考虑设立“深港通”的必要性。
沪港通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影响
第一,沪港通让内地投资者买卖香港的指数成分股股票,将大大提升香港市场吸引国外公司来这里上市的优势。简单直接的说就是,中国内地股民及机构投资者自由参与的国际化股票市场,只有香港这一家。
第二,反方向的考虑,沪港通让国外投资者买卖在内地上市的股票,亦将大幅增加香港市场对外的吸引力。试问你若是一个国际基金经理,要在亚洲建立基地,香港难道不是最佳的选择吗?
第三,用战略性一点的思维去想,沪港通是一个市场、两个制度持续发展的一个必须的尝试。除非打算封闭我们的金融市场、自行步向夕阳,又或者是本着长远将会融入内地的制度的态度、自行放弃我们优良的法律及监管传统,不然必须发展一套共存的模式。
沪港通事实上可以将内地与香港的金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扩大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上海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虽然无法撼动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但是大量的跨境资金的确有寻找其他避风港的诉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本已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中央政府力推下的上海国家金融中心,两者必然形成合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和各自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所以说,沪港通对香港作为一个在中国的国际城市,将会是一个重要的试炼以及长远发展机会。
专家分析:投资者们可能都低估了沪港通的能量
瑞银证券研究部副主管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分析称,当前投资者可能都低估了沪港通的能量。未来新增资金可能会布局一些相对的中大盘的股票,市场风格转换值得期待。
目前海外市场对沪港通的讨论已经热火朝天,但内地有观点认为QFII已进入A股多年,影响并不大。陈李提醒投资者,QFII在过去12年的总额度是550亿美元,沪港通一年的额度是380亿美元,两年的额度就将超过了12年的QFII的总额度。同时,QFII可以买债券、股票、可转债,甚至买货币市场基金。但沪港通只能买上证的568只股票,非常集中。此外,因为境外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投资纪律,只会买一些比较透明的、盈利比较稳定的大市值股票,不会考虑小股票。并且,东亚不少地区如韩国、中国台湾,在大盘股上海外投资人具有充分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法国巴黎银行投资合伙人公司的大中华股市主管Francois Perrin亦称:“迄今为止,国际投资者投资A股的仍然相对困难,但是通过这一互联互通机制,我们将获得现有投资配额之外的额外5500亿元人民币(约合886亿美元)的投资配额,因此现在将有更多的新鲜投资资金进入A股市场。”
结语: 疲弱的A股市场或将从此站起来
在国际板尚未推出的情况下,A股市场原不涉及人民币国际化和放松资本管制。沪港通政策突破了原有思路,在“封闭式循环”体系的前提下,不仅实现了对资本项目管制的放松,打通了人民币离岸市场中沉淀在香港境外的人民币资金回流以及境内资金投资境外市场的渠道,而且扩大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交易份额,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在这一过程中,A股市场必将从中受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定价市场。
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核心在于定价,但高效价格形成机制的构筑绝非朝夕可成,更不能就价格控价格,而是有赖于投资者行为、发行交易制度、监管司法环境、全球化程度等多方面协同发展。不可否认,以沪港通为破题之举倒逼A股市场改革虽不似常规之法,但恰逢其时,可谓对症下药之良方,疲弱的A股市场或将从此站起来。如同其他方面改革一样,在初期或许会遇到一定的阻力,甚至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些反复,所以更需坚信市场化、法制化改革的大方向,顶住压力不断推进,迈出向成熟市场发展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