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股民在杭州一家证券交易场所内关注股市行情。新华社发
8月31日至9月2日,新华社连发8篇系列述评聚焦股市。系列文章指出,随着内部外部人气重新积聚,我国股市步入重要关口。近期来看,A股走势乐观,运行已经拥有了比较良好的现实基础;中长期来看,仍存在不利因素,真正步入牛市需要大量系统性工作。下半年的回暖态势面前,需要乘胜追击、不懈努力,让股市的运行步伐更为坚实、有质量,让股市成为中国经济乃至整个改革的真实呈现和强大助力。
多重利好促A股回暖 投资者热情获得重唤
《股市近期缘何上涨?》一文采访了多位市场人士,认为近期股市上涨源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得益于经济数据的企稳反弹,直接推动力是近期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日趋踊跃的入市参与度。
综合专家观点,文章对上涨原因具体分析道:
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特别是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进而带动股市发展。
二是经济出现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奠定了今年下半年股市上涨的基础。
三是在两次定向降准、保险业新国十条等相关举措下,今年以来市场面资金总体宽松;同时,随着余额宝等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走低,各类无风险利率下降,进一步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流动性。
四是银行体系的信贷供给在上升。这将一般性地有助于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市场的恢复,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也会对实体经济的改善形成支持。
五是“新国九条”、沪港通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实施,直接推动了股指上涨。
文章还关注到,近两年的股市销户潮正随着行情的转暖而改变,新增开户数突破17万户,而休眠账户数不断减少。 账户“一减一增”显示出行情回暖下市场人气的积聚,也折射出久处熊市之中的投资者对牛市的期待。
文章强调,无论未来股市行情将如何演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股市重又唤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热情,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
中国需要具有坚实基础的“有质量的牛市”
《述评:中国需要“有质量的牛市”》指出,在中国改革纵深推进、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之际,人们有理由期待股市转牛。但无论是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还是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相较于指数持续上涨的大牛市而言,更需要的是具有坚实基础的“有质量的牛市”。
什么是“有质量的牛市”?文章认为不外乎有三点:其一,市场上涨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二,股市的上涨具备较长时间的可持续性;第三,股市的投资氛围活跃,但不狂热。
审视当前形势,宏观经济求实际、求质量的“新常态”逐步成型,改革红利实实在在的释放,为“有质量的牛市”的出现提供了保障。文章据此表达了乐观的看法,称今年以来股市行情已经显示出一定的“质量”特征,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更加匹配,与改革政策的助推关系更加密切。
与此同时,文章提醒道,我国股票市场离“有质量的牛市”尚有差距,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和举动的兑现——上市公司能够持续稳定回报投资者;养老金、保险资金、公积金等长期资金能持续稳定有节奏地入市;大股东、经营者和投资者有更加一致的利益基础;市场功能能进一步完善、市场工具更加丰富、市场活力进一步焕发;投资者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等。
三问题掣肘股市 “将市场化进行到底”成最强呼声
《述评: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搞好搞活股市》文章直言,证券市场这个天然具有高度市场化特质的场所,在我国仍然没有形成灵敏高效公平的市场化机制,难以真正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而只有坚定沿着市场化的方向推进改革,才能让股市真正走向健康、迈向成熟。
我国股市运行20多年来发展神速,但“发展得快”并不等于“发展得好、发展得活”。文章指出,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股市定价功能不完善,股市活力难以释放,股市生态较为脆弱,这三大问题需要认真破解。
文章清晰看到,我国股市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宏观层面讲,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已成共识;从市场层面讲,改善股市生态,构建一个更加充满活力、高效和有序的市场,为各方所期待;从微观层面讲,让广大投资者从股票投资中分享到国家改革发展成果,为众之所盼。
而随着股市市值逐渐变大、并购重组关联方增多、稽查执法打击力度加大,股票市场上通过非法手段牟利的行为,无论从资金还是犯罪成本上来说,均大大提高,难度成倍加大,这些都为股市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文章建言,目前应抓住股市转暖的契机,坚决推进市场化改革,使股市切实回归本真,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而推进股市的市场化改革,必须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功能化监管,推动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
股市五大难题待解 优质牛市需要市场自身健康
《股市存“五大争议” 难题亟待破解》总结了当前股市存在的“五大争议”:
难题之一:举步维艰的新股发行——经过几轮改革之后,新股发行仍然问题不断,改革举步维艰。
难题之二:进退两难的注册制——目前各方对注册制应该是什么样、注册制实行是否成熟等等,依然存在较大争议。
难点之三:“欲说还羞”的强制分红—— 尽管分红比例低、投资者回报率低,一直是A股备受诟病的顽疾,但对于是否强制分红,市场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难题之四:迟迟不来的“养老金入市”——一边是巨额养老金、公积金亟须保值增值,一边是股市呼唤长期资金以改善投资者结构,可这样“各取所需”“两情相悦”的事情迟迟未能实现。
难题之五:难以把握的投资者保护之度——中国股市最大的“市情”是:在市场投资者结构中,80%以上都是个体散户。但保护中小投资者并非易事。
文章就此强调,一个有质量牛市的形成,不仅需要经济基本面的支撑,更需要市场自身的健康。五大影响股市健康运行和发展的难题,需要认真及时加以破解。
A股人气重聚 改革正能量撑起股市上行线
《牛熊争辩下的中国股市》洞悉到,下半年伊始A股走势不期而至的持续反弹背后,存在着A股市场悄然出现的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的热点行业和概念,或涉及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或与重大改革举措同步;另外,代表新兴经济体的中小板、创业板,走势好于上证指数。可见,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要功能的股市,反映了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进程,更对其产生显著的“助推”作用。文章提示,若能精准把握优质投资标的、踏准市场节奏,精明的投资者能跑赢指数,获取不菲的收益。
变化背后,又是什么在撑起股市“上行线”?文章归结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决心、以及政策效应叠加所带来的正能量。在经济新常态下,股市也将呈现新常态:改革将继续成为股市运行的主动力;简政放权将带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股市暴涨暴跌的几率将逐渐降低;开放将为股市打开更大的机遇之门。
文章提到,进入2014年以后,A股市场本土投资者人气状况逐步获得改观,今年以来累计开户数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境外机构近期在观点与市场操作上纷纷“空”转“多”,也折射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向好的乐观预期。
不过,文章同时客观指出,环顾全球市场,即使经历强劲反弹,A股的整体表现仍然不敌一些新兴市场,相对于欧美等成熟市场的估值优势也在逐步丧失。
而单就A股本身来判定,股市走势仍存在变数。从中长期来看,真正进入牛市还需要做大量的系统性工作,有赖于实体经济的显著改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政策的具体落实。
破除长期困扰股市发展的障碍 防止转暖昙花一现
近期股市转暖态势下,《如何搅活股市“一潭春水”?》表达了居安思危的看法——需要进一步夯实市场基础,解决诸多制度缺陷和机制短板,防止昙花一现。
促使股市变得更有活力、更加健康、更加高效,改变时不时就会出现的“一潭死水”“一潭浑水”的状态,要破除哪些长期困扰股市健康发展的障碍?
文章认为关键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走出“圈钱市”。经过多轮改革,股市的体制机制已经有所改善,但市场生态依然没有完全修复,应该正本清源,推动股市实现均衡投融资和均衡价格,为股市营造出一个良性生态。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建立投资回报文化、改善投资者结构、加强市场执法等多个方面多维推进。
二是寻找健康发展之钥。改变股市失衡、失灵等痼疾的突破口之一,在于引入长期资金,改变现有投资者结构,并进而营造出更加合理灵敏的价值体系——在股市建立起持续稳定的回报机制,以多元途径为股市引入长期资金,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逐步取消强制分红。
三是让监管之手归位。 二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发展壮大,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行政之手仍然在资本市场中伸得过长。日前,“一边简政放权,前端控制放松;一边加强监管,事中事后监管跟进”,监管层提出的转型理念契合资本市场自身的要求。
搞活股市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述评:搞活股市对推进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指出,未来股市是“牛”是“熊”,其意义不止于市场的兴衰沉浮本身,更关系到能否按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让市场真正发挥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文章具体用四个需要阐述了搞活股市的重要意义:搞活股市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需要——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把社会资本吸引到股市中来,可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并降低融资成本;搞活股市是深化改革的需要——许多改革难题需要创新市场手段来加以破解,如正在推进的国资国企改革、军工企业改革等,股市的作用不可或缺;搞活股市是结构调整的需要——对过剩饱和产业的抛弃、对紧缺和有前景产业的追逐,通过资本集散和股价涨跌及时作出反应,并购重组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搞活股市是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股票市场是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最佳场所,将引导各方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规律,推动资源更多流向创新型经济。
文章指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无疑处于核心地位,处于资源配置的前沿。在我国经济新征程中,资本市场需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但从当前来看,价格机制失灵、投融资不平衡、长期资金入市难、投资回报率低……这些短板无不制约着股市功能的正常发挥。
因此,文章强调,股市需要进一步锐意改革、强身健体,使自身充满活力,打造成公平公正公开、信号反应准确灵敏、人气旺盛信心充盈的股市,才能使其在资源配置的舞台上担当起主角、成为经济迈向新阶段的强大助推器。
改革具备基础 监管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转型
《稳定市场预期 提振市场信心——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回应市场关切》一文, 针对近期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专访了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
邓舸表示,宏观经济向好、流动性充裕和改革效果等因素叠加,市场信心提振,为改革奠定了好的基础。证监会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切实推进监管转型。
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的主要思路,邓舸引用了证监会主席肖钢的话: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关键是脚踏实地,抓好贯彻落实,着重在长期性、系统性、制度性和基础性上下功夫,注意防止和纠正功利主义的态度和脱离实际的做法,从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出发,积极稳妥、扎扎实实地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坚决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坚决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关于下半年的工作部署,邓舸说,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将切实推进简政放权,并把推进监管转型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和财富管理,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紧密联系起来。其中包括,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确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理顺监管与执法的关系,提高稽查执法效能,促进证券期货服务业提升竞争力,建设法律实施规范体系。
针对监管工作的重点,邓舸说,强化证券期货执法是监管转型的重要内容。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的监测和线索发现。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保护好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