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长腿找我聊天,开始就聊聊购物八卦之类的,但是七拐八拐,最后画风总能变得沉重起来,终极讨论问题一定是:
最近老是开心不起来怎么办。
我俩是差不多前后脚辞职的,走上了人人羡慕的自由职业者之路。自由的背后,是过去一周上五天班,周末看看电影,逛逛商场,节假日出去旅行一趟,如今每天憋在家里,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以上。
都说老板苛刻,自己做了自己的老板,能比谁都苛刻。我有一次参加一个自媒体聚会,一个90后的自媒体人正坐在里面码她当日公众号的推送。
有一阵我得了便利店依赖症,每天至少跑去两三次,一次就是一大袋零食,一晚上就能吃光。一天不去就百爪挠心,好像只有吃吃吃,才能填补内心的焦虑。我用撑爆自己胃的方式,来放空自己的心,才觉得又有了笑对人生的力量。
自媒体时代诞生了一批暴发户,今天“我是如何从月薪3k到月入10w+”,明天“某某某获300w风投”。看上去风光无限,实际能拿到台面吹嘘的,也就剩钱了。有个网络知名的段子手,月入何止10w+,百万都不止,大概是憋段子耗费了太多脑细胞,本人终日郁郁寡欢。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努力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可是当我们赚了更多的钱,生活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善,人生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我最近接了好几个咨询,都是有关中年危机,咨询者个个事业有成,一张口却尽是绝望。
美剧【绝望的主妇】当年刚刚开播的时候在美国创下收视高潮,剧中的四个主妇各有各的烦恼。
Bree要面对外遇的丈夫和青春叛逆期的两个孩子;
Lynette在职场和家庭中挣扎徘徊;
Susan人到中年开始面对失败的婚姻;
Gabrielle的空虚寂寞冷用多少阿斯顿马丁都填不满。
四个主妇加在一起,几乎就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一部缩影。
人们形容起中产阶级,总是和“焦虑”二字挂钩。
这样的焦虑跟处在温饱线,还在为每日衣食住行犯愁的低收入群体比,听上去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几年前我一个朋友给我吐槽他的老板,年入几百万却日日喊着压力大,他翻着小S式的白眼说:这样的压力请给我来一打好吗?
后来他自己出来创业,拉到了风投,却活生生成为了另一个他老板。他说你知道吗,我已经一个星期没有睡过一场安稳觉了,一闭眼尽是噩梦,不是投资人撤资,就是合伙人卷着钱跑路了。
中年危机似乎是中产阶级逃不过去的一个劫。
一方面是对得到的麻木。
我跟长腿有一阵经常一起交流买买买,互相给对方种草。但是没多久就腻了。我说我早些年买个大牌手袋,恨不能抱在被窝里一起睡觉,如今买了什么新的包试背两下,就扔在了一边落灰。她说我几个月前买了一只芬迪的毛球,如今一次都没有拿出来过。
当初的小确幸,如今已唾手可得,当年定的大目标,至今却仍未实现。人生缺少燃点,越来越难分泌多巴胺。
过去为生存为梦想,甚至为一个喜欢的包包而奋斗,如今的努力更像是出于惯性,人生就是被开了发令枪的马拉松,跑着跑着,就忘了当初是为什么出发。
一方面是对失去的恐慌。
中产阶级的人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上一步都难如登天,跌回谷底却只是一夕之间。我的一个咨询者前两年创业失利了,巅峰时候,他的公司估值三千万,有两百多员工,仿佛上市都近在眼前。可是资本寒冬说来就来,公司再也经营不下去了,两百个员工他还来不及认全,就要把他们全部遣散。早上见面还互相打招呼的人,下午就要离开了。有一个孕妇被遣散后再也找不到其他工作,从此离开了北京。
“我觉得是我掐碎了她的梦想。”
他的语气特别平淡,可你能感受到这中间藏着怎样的惊心动魄,大起大落。
我有几个做公众号的朋友,他们最爱问的问题就是:你说微信红利期还有多久?万一哪天不行了怎么办?
所以中产阶级是最渴望被认同的人群。朋友圈今天一个月薪两万如何过得优雅,明天一个月薪五万装逼指南。微信刚刚推出朋友圈广告的时候,人们争相在宝马的广告下留言点赞甚至截图,甚至有人因为收到的推送是可乐而不是宝马郁闷好几天。
生完孩子后,一个妈妈一直在给我安利某品牌上万一辆的童车,我说对于宝宝而言并没有太大差别,“可是对家长来说不一样啊,推个几百块的小车出门多寒酸,到私立医院打疫苗都掉价。”仿佛这辆小车里推的不是孩子,而是一个中产阶级全部的体面与尊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个个都变成了演员,个个都演技精湛,我们早就忘了做自己,我们都在扮演自己。我们是完美主妇,模范丈夫,人前恭恭敬敬,人后战战兢兢。
除了焦虑、麻木和恐慌,人到中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直面生与死。一个咨询者说,从去年一年到现在,他已经经历了四场葬礼,其中有一位,是他的父亲。同一年,他的儿子出生了。人生是一场轮转,我们就这样,毫无准备地,被推到了台前。
所以我们不敢生病,不敢休息,甚至不敢让自己犯任何错误,恨不能上天再借五百年,多长出三头六臂。我们的人生就像走进了珍珑棋局,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看上去竟毫无破绽。
你说不出这样的人生哪里不好,却唯独少了快乐。人生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欲壑难平,不知不觉就背上了沉重的驱壳。
破局就是给自己做做减法。
购物车太满,总要清一清。你不需要买太多东西,也不需要讨好太多人。二十岁的时候爱上很多人,三十岁的时候学会爱自己。别太在意失去,失去的就让它随风而去,多珍惜得到,得到的才是人生。
把自己的人生打散,给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都设置一个目标,回馈期越短,就越容易收获喜悦。
太累了就给自己放个假,你不需要总是证明自己比别人好,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关起门来,自己成全自己。
愿我们都能找回失落的多巴胺。
作者简介:
斑马,青年作家、咨询师,壹心理最佳专栏作家,新书【从今天起,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各大渠道同步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