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从今年监管落地以来,全国各地P2P进入萧条整改期,曾有行业人士预约,80%的平台将被关闭,P2P将成为土豪才能玩的行业。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1912家,环比下降2.6%。整改期间,大量缺乏成长性的小平台被收购兼并甚至直接淘汰,为细分专业领域的领先平台,提供了做大做强的绝佳窗口。事实上,曾经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内关闭了几十家P2P平台。据第三方统计,2016年前11个月,深圳有209家停业及问题平台,全年预计约有230家,其中包括主动清算、停业的,也有人去楼空跑路的。而P2P行业也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受风投青睐,在大家眼中,似乎P2P开始进入冷冬了。然而,22日当天,P2P平台鑫合汇宣布获7.1亿元B轮融资!这个2014年成立的P2P平台就那么默默无闻的拿到了几个亿的融资打破了行业冷冬的沉寂。而就在不久前,专业做车贷的P2P平台果树财富也刚刚获得了B轮融资。可见,风投还是很看好这个行业的!
垂直细分受青睐
不管是果树财富还是鑫合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专做垂直细分市场。果树财富主要做车贷市场,鑫合汇主要做中小企业融资。据零壹研究院观察,截至目前,更多深耕垂直细分领域的平台获得融资,且金额普遍较大:供应链金融(合时代、草根投资、创利投);消费金融(桔子理财、米么金服),汽车金融(微贷网、美利金融),房贷(合盘金融、小虾理财),三农(农发贷、可溯贷),其他细分领域还包括餐饮P2P筷来财、服装P2P创利投等。
P2P未来如何发展?
1、监管正规化。早期监管空白的时候,P2P行业违规成本较低,平台在经营和发展中或有计划、或无意识地偏离正常的创新轨道,最终达到脱离监管规制的目的,这种行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监管套利”。早在2014年,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在公开场合阐述监管思路时就曾明确表示,“P2P平台自身不得提供担保”,这一点在2015年12月末下发的《P2P监管细则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印证。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收紧及政策的全覆盖,P2P行业的套利机会已经远不如早期那么多了,产品和模式上的所谓“创新”空间更是急剧收窄。尽管今天仍有不少平台另辟蹊径,期望通过贴上“金融科技”等标签,来从更大的范畴上躲避监管,但P2P行业监管套利的红利期正在消逝也是不争的事实。
2、利率合理化。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61%,这是今年以来P2P综合收益率连续第11个月下跌。P2P行业收益率持续走低,对整个行业而言是利好,但对部分平台来说更像是一次生死大考。一方面,P2P行业收益率长期畸高,如今回落至合理区间内无疑是行业回归理性的充分体现。另一方面,这两年来,银行多次降准降息,不断推动社会融资成本的降低,基于这种背景,为了避免优质资产流向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P2P行业只有同步降低利率才能保证在债权端的竞争力。但是对于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平台来说,降息就未必乐观了。P2P高息盛行的时候,我们不拼产品、模式,也不用去比知名度、影响力,只要能给出高息,就能吸引投资人蜂拥而至。然而一旦这种红利褪去,这类P2P平台的短板就开始暴露了。
3、营销成本高。P2P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2013-2015年间,被业内认为是P2P行业“流量为王”的时代。一方面,当时P2P在国内还处于发展初期,圈占市场、扩大规模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共识,因此行业基本形成了以“引流”为核心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2013年以后,P2P行业内涌现了成百上千的新平台,这部分平台在自身发展诉求和畸形竞争格局的双重推动下,也不得不加入这场劳时又伤财的“流量之争”中。曾经10元一个的注册成本一下子变成了几十元甚至几百元。随着P2P平台数量的突飞猛涨和互联网金融理财用户增速放缓,P2P行业获取流量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之经过多年的沉淀,业内已经出现了不少巨头,大多数平台在资本实力及获客能力上都难以与它们抗衡。
4、专注垂直细分市场。专注细分市场的网贷平台,其风控体系的建设通常会更为成熟和完善。由于对某一细分市场的熟知及钻研,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和降低业务成本,增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任何行业,越是专注就越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而金融更适合这种极致专注进而降低风险。如果单纯的拼大而全,我们永远拼不过BAT,金融的独特属性使得小平台有机会在小而美的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
5、转型消费金融。由于监管政策中规定的“单个平台,个人借款最高20万,企业最高100万”限额标准度量不少P2P平台瞄准了有“创业新蓝海”之名的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很符合监管细则提出的小额分散要求,此外,既有政策鼓励和支持,市场空间又广阔。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在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上指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鼓励发展消费金融,民间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准一家。另据华兴资本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消费信贷规模将达到40万亿元,银行之外的第三方消费金融公司将占10%的市场份额,约4万亿。
这风口上,被限额令所困的P2P平台,怎能不想上前分一杯羹?
不过,问题又来了:P2P平台集体转型做消费金融,前途就光明了吗?
未必。
消费金融看似是片处女地,但事实上早就有各方势力在上面割据,隐性的进入门槛一点儿都不低。
消费金融已派系林立
消费金融领域里,如今都有哪些势力呢?
1 电商系:场景多,用户活,数据大
代表:蚂蚁金服、京东金融
电商巨头们已经在线上搭建了丰富的消费场景,积累了大量的活跃用户,嵌入金融服务,是水到渠成;此外,电商巨头们还沉淀了海量的用户交易数据,做起大数据风控来,也是顺理成章。
2 产业系:深耕细分产业,旁人难敌
代表:苏宁、国美
苏宁、国美等线下渠道巨头深耕自己的产业领域,在垂直细分的领域里有旁人难敌的优势,不过他们做消费金融,更主要的目的在于支持产业的发展,而非金融本身;
3 持牌系(银行系):一牌在手,优势多多
代表:北银、捷信等 因为有消费金融牌照在手,他们享有不少的优势:
资金成本更低:可以通过境内同业拆借、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融资;
业务范围更广:可以跟线下/线上众多消费场景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出个性化的消费金融产品;
经营规模更大:消费金融公司规模主要受资本充足率的限制,经营杠杆可以达到 8-9倍;
风控手段更强:此外,还可以直连央行的征信系统,同步上传个人征信数据,催款都更省事。
4 P2P系:或背景强大,或核心占优
代表:玖富、美利金融
先进入的这个领域的P2P平台,或背景强大,或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美利金融就是在二手车消费市场和3C分期消费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因而断臂砍掉了P2P的理财端,转向机构获取资金,专注消费金融。
那么,在这已有各方势力盘踞的消费金融领域,P2P平台集体转型至此,有前途吗?
P2P转型做消费金融,三大难关得破
P2P平台要转型做消费金融,有三大难关得破:一要搭建起能跟消费者建立金融联系的消费场景,保证有人来借钱消费;二要有足够多且成本较低的资金借给消费者;三要能保证借出去的钱大部分都能收回来。
下面再逐一来看,这三大难关难,又难在哪儿。
1 P2P转型难关一:场景搭建难 消费场景的搭建,大类无非是线上和线下。
P2P要想在线上搭建消费场景,就将碰上阿里、京东等。面对两大电商巨头,普通的P2P公司很难占优势,或只能借道阿里、京东。可是,阿里、京东在消费金融领域也有布局,又怎会轻易借道?
在线下搭建场景呢,就是要跟商场、超市、4S店等合作了。这下又会碰上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前面有提到,他们获取资金的成本更低,风控技术又比较完善,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同时,进入市场的时间更早,市场接受度更高。相比之下,贸贸然转型而来的P2P平台,优势又在哪儿?
2 P2P转型难关二:资金获取难 资金来源要保证量足够大,成本足够低。量大,才不会没钱借给别人;成本足够低,才能吸引更优质的客户来借钱。
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大致有四个渠道:一是自有资金或者股东注资;二是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所获资金;三是发行ABS;四是P2P平台理财端获客。P2P平台转型做消费金融,若自己实力有限,背景一般,只能通过自有的P2P平台获客融资,那也没啥资金优势。
3 P2P转型难关三:系统建设难
据互金某投资人称,消费金融的系统建设起点很高,是高壁垒业务,银行如果要外部采购,通常得耗资过亿,而如果要内部开发,则需要这领域优秀的工程师方能胜任。普通的P2P公司,现在能拿得出资金采购这样的系统,或者内部有人才可以开发这样的系统吗?
以上三大难关不破,P2P平台转型做消费金融,或又是走入一条荆棘道,难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