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炒股的钱是哪来的?
阿泉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一名大二的学生,从高中开始接触股市,至今已有两三年。大一时阿泉就开始进行虚拟炒股,当牛市袭来,阿泉再也按捺不住了,向父母要了三万元,开始实盘操作。“父母也很开明,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叫我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要在乎盈亏,全当在学习。”
而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大学生来说,要进入股市游泳就只有借钱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一学生阿龙就是其中一个。阿龙家庭条件并不好,但看到周围同学天天议论股市说能赚钱,他也忍不住了。5月中旬,他找同学借了7000元,加上自己省吃俭用的3000元,总共1万元入市。不过,由于是股市“小鲜肉”,连K线图都不会看的他一个月下来就亏损到了6000多元,不仅还不起同学的钱,接下来的生活费也没了。
有媒体在对一些大学生进行采访后发现,他们炒股的钱主要是生活费和父母支持,比例各占一半左右。其中,也不乏找同学、朋友借钱来炒股的,甚至一些人会去找投资公司做配资。
大学生为何喜欢炒股?
单从承担责任的角度来说,大学生作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与其他人炒股没有多少区别,即使31%的大学生炒股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对于无收入的大学生来说,股市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呢?
股市那么好,都想去瞧瞧。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股市是新鲜事物,加上身边亲戚朋友或多或少都在股市里摸爬滚打,受此影响加上出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目的,促使他们毫不犹豫地进入股市。
享受心跳,追求一夜暴富。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觉得学习太枯燥,而在股市里会有惊心动魄的感觉,每天盯着大盘,看着K线,会有种莫名的刺激感,如果运气好,买到只爆发股,赚的钱够几个月生活费,投入多点,还可能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立足专业,锻炼实战能力。许多大学生炒股,也是与自己的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对于那些学习财经、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学生,如果有老师合理引导,只需要投入较小成本就可以换回真刀真枪的实战经验,而这些经验通过死板的课本是学不来的,股市是他们的“第二课堂”,让他们不再是纸上谈兵。
大学生炒股好不好?
针对大学生炒股好不好的讨论,其实没多大意义,因为大学不是世外桃源,与外面世界并非“老死不相往来”;而且,现在的教育也较多地强调课堂与社会的融合。在这个“发财要趁早”的观念大行其道的年代,面对众多造富神话,一些大学生也开始动心起来,生出“股市那么热,我也去炒炒”的想法,这再正常不过。何况,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也正处于敢闯敢试的年龄。
但人的一生是分阶段的,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使命。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一个时间集中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主业,就是把学习搞好。一旦错过了这个阶段,到了社会上再想好好学习,不是完全不可能,但需要付出更多。
小编认为,对于大学生炒股,既不要捧,也无需骂,只需以平常心对待大学生炒股,毕竟大学生炒股也是人生一种经历。借助牛市的契机,让更多的大学生接触到股票市场,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强化他们对国家政策、新闻的解读水平,或许能够让他们成长得更快,更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而对于股市的暴利可能会对大学生造成的精神侵蚀,则需要家长、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股市的起落沉浮,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进行投资,培养他们理性的理财观念,防范不良风气入侵他们的大脑。
炒股之风,当止则止,有经历是好事,但经历过了头,成了惨痛的经验,只怕一个普通大学生负责不起。总而言之,凡事皆有尺度,急功近利,终成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