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同济科技(600846)
。同济大学与雄安新区在京举行合作对接座谈会 7月28日上午,同济大学与雄安新区在北京举行合作对接座谈会。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雄安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雄安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玉鑫、吴海军,同济大学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常务副校长伍江、副校长吴志强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张玉鑫首先介绍了自2017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后,双方前期合作开展的工作和初步成果。伍江介绍了同济大学的学科特色、社会服务实践以及未来合作的设想。 陈刚表示,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举世关注,万众瞩目。改革开放初期,作为率先突破的深圳经济特区创造出“深圳速度”。40年后,雄安新区将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雄安质量”,并力争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感谢同济大学的前期工作,希望双方共同成长,建立同济雄安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同济大学雄安新区未来城市研究院这一平台作用,面向未来开启合作新篇章,共同把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未来之城建设好。 方守恩指出,在同济大学111年的办学历程中,“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是其办学传统,更是同济人的文化基因。因此,学校始终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此次,为更好地服务于雄安新区建设这一
网友回复
华股中国:
陈杰,男,1965年7月生,福建福清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于1986、1996、2001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主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科技处处长、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校长助理。2014年4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8年7月任同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研究领域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是复杂系统多指标优化与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等。“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973项目首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控制科学与工程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多部学术期刊编委。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