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共达电声(002655)谢总在介绍会的发言
万魔声学公司是由我开创的,这五年来一直是我跟团队在经营,我一直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在富士康十年,是事业群级总经理,开创了Ipodtoch等,对产品比较熟悉,公司长期经营价值我也比较熟。万魔声学这几年业绩及盈利一直持续成长,从原来比较大的客户,ODM到1more品牌走出国门。目前1more是24-28个国家间形成了很好的品牌形象,美国消费者报道每年186家以上国际名牌耳机,之后有越来越多合作伙伴进来,除了华为以外,还有亚马逊、华硕、京东,腾讯系,发展还算顺利。当然,也有大趋势的帮助,2017年、2018年从有线耳机转成无线智能耳机,这部分发展非常快。尤其是我们帮几个客户做的真无线耳机。在国内除了苹果之外,我们是最成功的一个,智能音箱比较大的那几个我们都做了,这几年公司状况非常顺利。从有线转无线,从配件到智能,从只有耳机单项到智能音箱、智能声学产品,最近发布智能助听器,以目前的客户、产品摊开计
网友回复
远远看去山很色:
还是很厉害的
短线看长线:
谢总的补充发言:16 : 09万魔声学 谢冠宏因为问的问题非常精准,所以我补充回答一下。第一,我们跟一般的代工手机耳机厂完全不一样,从第一天就不同。手机里面放一个耳机,随后出货的这个东西,我们完全不做,那是8块、12块人民币的东西,然后随着手机浮动。我们从第一天,不管华为、小米客户,我们从不做在里面的耳机,我们做的最低端的是99元人民币小米活塞,是另外的。所以,一是我们不做手机里面的配件;二是单价高很多。我们不是ODM厂,您刚才举了几个代工厂,代工厂的利润是比较低的,我们从不做。我们从外观、设计,说直接一点连包装里的广告词,全部设计,提供总体服务。所以我们跟这些耳机代工厂是不一样的。第二,我们跟客户的长期关系,从第一天合作到最后,我们的客户都是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客户满意度还不错。我们现在几个客户本身他不是只有依赖手机,他本身AI、IoT,就是智能设备,这智能设备里面的灵魂完全是我们智能声学的终端,你要跟你的空调、音箱讲话,你要给你的耳机下命令,都是靠智能声学界面,所以这是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最早2017年以有线为主,现在以无线为主,无线耳机跟智能耳机、智能音箱类的产品完全不是饱和市场的状态,而是每天都在增长。举个简单例子,苹果的TWS真无线耳机营业额竟然高达几十亿美元。我们跟重大客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是第一个生态链公司,这个模式是我们创立的。但从以前到现在,我们跟客户的订单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合作的项目只有增加,没有减少过。除了产品、营业额增加之外,现在还开始供应手机中的声学零组件,合作形态更为紧密。本来其他类营业额的配比越来越高,我不知道手机怎么样,但配件部分一直在成长,没有减缓。谈到利润部分,2017年可能大家有误解的地方,2017年我们的税后净利润是7000万。当时是因为我们2015年开董事会的时候就已经规划股权激励措施,拆红筹股回来中国,因为我们的方向是到中国上市,没有到美国,我们对自己的经营正规性还是比较有信心。所以在中国上市。我们审计师的建议,就是把以前股权承诺部分在2017年一次做掉,所以减了扣非2500万,因此看起来数字比较低,事实上这部分完全没有伤害任何股东利益,股东利益还是接近7000万。2017年除了这个以外,2018年我们投入将近100人的专门做无线和智能的团队,投入非常大,其实背后利润比这个高,但是投入的开发费用特别多,跟各位报告一下,无线的部分今年就开花结果,TWS至少有4-5家客户全部用我们的,我们未来还是真无线耳机中国最大的,这没有疑问,这都还是才刚开始出货。亚马逊、华为、京东这些都不比我现有的客户群,每一个都不比它小,都蛮大的,也是年底才出货。智能音箱这一阵子会发布。最近发布的助听器一个都1000多元,1000多元的价格是很有良心的,同等产品都要好几万,这个数量比想像的庞大的不得了,这次发布会也很成功。这些部分都没有算。我认为,从七八千万的等级升到1.5亿不是很多,我们一路从1000变3000,3000变5000。这个调整期,从有线调整为无线、再到智能,这是很大的调整。包括智盘也是一样,把整个产品线换下来,换得很成功。所以这个业绩承诺我们也很有信心。我们理解业绩承诺做不到的后果,全体股东都知道,谢谢大家。
谢总的补充发言:16 : 09
万魔声学 谢冠宏
因为问的问题非常精准,所以我补充回答一下。
第一,我们跟一般的代工手机耳机厂完全不一样,从第一天就不同。手机里面放一个耳机,随后出货的这个东西,我们完全不做,那是8块、12块人民币的东西,然后随着手机浮动。我们从第一天,不管华为、小米客户,我们从不做在里面的耳机,我们做的最低端的是99元人民币小米活塞,是另外的。所以,一是我们不做手机里面的配件;二是单价高很多。我们不是ODM厂,您刚才举了几个代工厂,代工厂的利润是比较低的,我们从不做。我们从外观、设计,说直接一点连包装里的广告词,全部设计,提供总体服务。所以我们跟这些耳机代工厂是不一样...
贸易不打战:
谢冠宏的补充:第一,我们跟一般的代工手机耳机厂完全不一样,从第一天就不同。手机里面放一个耳机,随后出货的这个东西,我们完全不做,那是8块、12块人民币的东西,然后随着手机浮动。我们从第一天,不管华为、小米客户,我们从不做在里面的耳机,我们做的最低端的是99元人民币小米活塞,是另外的。所以,一是我们不做手机里面的配件;二是单价高很多。我们不是ODM厂,您刚才举了几个代工厂,代工厂的利润是比较低的,我们从不做。我们从外观、设计,说直接一点连包装里的广告词,全部设计,提供总体服务。所以我们跟这些耳机代工厂是不一样的。第二,我们跟客户的长期关系,从第一天合作到最后,我们的客户都是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客户满意度还不错。我们现在几个客户本身他不是只有依赖手机,他本身AI、IoT,就是智能设备,这智能设备里面的灵魂完全是我们智能声学的终端,你要跟你的空调、音箱讲话,你要给你的耳机下命令,都是靠智能声学界面,所以这是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最早2017年以有线为主,现在以无线为主,无线耳机跟智能耳机、智能音箱类的产品完全不是饱和市场的状态,而是每天都在增长。举个简单例子,苹果的TWS真无线耳机营业额竟然高达几十亿美元。我们跟重大客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是第一个生态链公司,这个模式是我们创立的。但从以前到现在,我们跟客户的订单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合作的项目只有增加,没有减少过。除了产品、营业额增加之外,现在还开始供应手机中的声学零组件,合作形态更为紧密。本来其他类营业额的配比越来越高,我不知道手机怎么样,但配件部分一直在成长,没有减缓。谈到利润部分,2017年可能大家有误解的地方,2017年我们的税后净利润是7000万。当时是因为我们2015年开董事会的时候就已经规划股权激励措施,拆红筹股回来中国,因为我们的方向是到中国上市,没有到美国,我们对自己的经营正规性还是比较有信心。所以在中国上市。我们审计师的建议,就是把以前股权承诺部分在2017年一次做掉,所以减了扣非2500万,因此看起来数字比较低,事实上这部分完全没有伤害任何股东利益,股东利益还是接近7000万。2017年除了这个以外,2018年我们投入将近100人的专门做无线和智能的团队,投入非常大,其实背后利润比这个高,但是投入的开发费用特别多,跟各位报告一下,无线的部分今年就开花结果,TWS至少有4-5家客户全部用我们的,我们未来还是真无线耳机中国最大的,这没有疑问,这都还是才刚开始出货。亚马逊、华为、京东这些都不比我现有的客户群,每一个都不比它小,都蛮大的,也是年底才出货。智能音箱这一阵子会发布。最近发布的助听器一个都1000多元,1000多元的价格是很有良心的,同等产品都要好几万,这个数量比想像的庞大的不得了,这次发布会也很成功。这些部分都没有算。我认为,从七八千万的等级升到1.5亿不是很多,我们一路从1000变3000,3000变5000。这个调整期,从有线调整为无线、再到智能,这是很大的调整。包括智盘也是一样,把整个产品线换下来,换得很成功。所以这个业绩承诺我们也很有信心。我们理解业绩承诺做不到的后果,全体股东都知道,谢谢大家。
谢冠宏的补充:
第一,我们跟一般的代工手机耳机厂完全不一样,从第一天就不同。手机里面放一个耳机,随后出货的这个东西,我们完全不做,那是8块、12块人民币的东西,然后随着手机浮动。我们从第一天,不管华为、小米客户,我们从不做在里面的耳机,我们做的最低端的是99元人民币小米活塞,是另外的。所以,一是我们不做手机里面的配件;二是单价高很多。我们不是ODM厂,您刚才举了几个代工厂,代工厂的利润是比较低的,我们从不做。我们从外观、设计,说直接一点连包装里的广告词,全部设计,提供总体服务。所以我们跟这些耳机代工厂是不一样的。
第二,我们跟客户的长期关系,从第一天合作到最后,我们的客户都是只有增加、没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