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今日在京召开,评选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评选出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评选出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评选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9项。
【部分奖项背景资料】
>> 赵忠贤院士 超导专家
赵忠贤院士是著名物理学家、超导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担任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专门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曾荣获2015年马蒂亚斯奖,这是中国大陆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目前高温超导材料正从研究阶段向应用发展阶段转变。数据显示,去年全球超导技术市场规模达到18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增至5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将达12.8%。其中,商业、医疗保健和电力等工业领域的需求提升是促进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 屠呦呦 青蒿素专家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
工程自2004年8月立项以来,历时8年完成研制建设,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并于2012年12月正式向我国及亚太地区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服务区内系统性能与国外同类系统相当,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其任务是建成覆盖我国及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急需,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股票先机建议关注个股】
永鼎股份——公司今年在中国移动特种光缆集采中份额位居第二(22%),同时在贵州、黑龙江等地相继中标广电的光缆集采。2016年,公司接连签署了多个海外EPC项目合同,合计规模超100亿人民币,对公司2017年至2020年的营收有重大积极影响。
中天科技——近期中标4.42亿元份额国家电网重大合同有利于保持业绩高速增长;全球海缆巨头,参与建设运作多个国家重大水下网络,目前全球前十大油气公司已有5家使用中天海缆,OPGW光缆连续6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西部材料——公司完成非公开股票发行工作,募集资金到位,大幅度降低公司的财务成本,同时使得公司的钛合金及核电用稀贵材料方面研发项目得以按公司既定战略目标推进。
复星医药——复星医药拥有最多的通过WHO 认证的制剂,也是中国抗疟制剂的最大出口企业,其青蒿琥酯产业链优势明显,从原料药、片剂到注射剂均符合国际GMP 标准,片剂、注射剂均获得世卫组织供应商资格。在重症疟疾的治疗上,其注射用青蒿琥酯Artesun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首选药物。
昆药集团——昆药集团生产的蒿甲醚注射液也被列为WHO 基本用药,目前公司蒿甲醚针剂和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科泰复)都在申请WHO-PQ认证。此外,昆药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青蒿素原料生产商,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年产能约为9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