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伽壹解析:强化信息技术支撑 让区块链更好赋能数字社会建设
“创新基础设施将重点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势必将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其赋能水平。
”
新基建风口下,区块链从业人员也迎来了正式“头衔”。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等9个新职业。
区块链技术作为可以引起生产关系深刻变革的颠覆性新基建技术,其从业人员技术工种有了更详细的区分。
区块链是构建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也被视为新型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构建新的信任机制,大幅拓展信息技术的基础功能以及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进入区块链3.0时代,其去中心化和数据防伪功能开始在医疗、司法、物流、电子政务等众多领域受到重视。
区块链发展截至目前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区块链1.0时代、区块链2.0时代和区块链3.0时代。
区块链1.0时代应用主要聚焦于数字货币;区块链2.0时代引入了智能合约技术,应用也从单一的货币领域扩大到涉及合约功能的其他金融领域;进入3.0时代,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数据防伪功能开始在医疗、司法、物流、电子政务等众多领域受到重视。
区块链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源于其自身的特征与当前社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高度契合。
农耕经济时代以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工业经济时代以石油等能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
与此类似,数字经济时代将数据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在生产资料发生变化的同时,人工智能、超级计算、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但当前互联网模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是中心化的,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数据均以一个个“孤岛”的形式存在,流通性差,增加了管理成本,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一种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利用数学原理而非第三方来低成本创造信用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是对“共识人群的一种管理方式”,改变了目前整个互联网的信任机制以及诸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运行规则,可以大幅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
因此,它被认为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新型信任体系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在改变目前区块链应用开发和部署的高成本问题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例如,由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和建立的“区块链服务网络”目前已正式商用。
它是全球首个由中国自主创新并控制入网权的基础设施网络,未来有潜力发展成为覆盖全球的区块链价值互联网,在底层架构搭建、数据孤岛治理、信息技术融合、产业生态赋能等多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成为大国重器和数字产业生态的系统构建与新基建的重要引擎。
提升赋能
区块链加速与5G、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融合,必将进一步拓展其赋能领域,提升其赋能水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从当前一些“区块链+”的案例来看,作为协作型技术的区块链要在3.0时代更好地赋能数字社会的建设,也高度依赖于新一代生产型信息技术及基础设施的支撑,方能发挥更大效应。
新基建浪潮下,区块链加速与5G、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必将进一步拓展其赋能领域,提升其赋能水平。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权威解读,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显著提升数据的全链条处理能力。
同时,新基建的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将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并充分实现科研和产业的有效对接。
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协同推进将提升全社会的数字化能力,加速全社会的数字化进程,使数据这一要素更加突出,从而极大拓展区块链3.0时代的赋能领域。
除了拓展区块链的赋能领域,新基建还将进一步提升区块链的赋能水平。
区块链是一项集成创新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区块链本身部署在网络之上,其运行机制依赖于大量实时的数据通信,对网络设施具有较高要求。
随着分布式节点数量的增加,未来区块链的广泛应用对算力的需求将会大幅提升。
此外,随着赋能领域的增多,区块链面临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复杂,而作为一项新技术,其本身还存在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等技术层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解决。
从具体融合支撑机制来看,新基建将大力发展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均对依赖于网络通信和算力提高的区块链发展释放出利好信息。
而作为新基建三大类基础设施之一的创新基础设施将重点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创新导向,势必将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区块链赋能水平。
突破瓶颈
要重视技术协同、生态融合,推动技术群构建,创建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
区块链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典型代表,也有望对其他基础设施发挥支撑作用。
以新型基础设施中的工业互联网为例,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工业数据分布以及以用户机制为导向的定制化生产,有望突破工业互联网发展中数据安全与企业盈利模式这两大瓶颈。
因此,在当前这一轮的新基建浪潮中,区块链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风口。
据人民网的文章预测,在2025年新基建细分产业规模中,区块链将达389亿元。
在大力发展区块链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重视技术协同、生态融合,推动技术群构建。
从历次技术革命来看,引起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群在结构上越来越复杂。
当前,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技术革命更是涵盖了区块链、5G、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相互支撑,形成能够引发产业革命的技术群,并且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
因此,应高度重视新基建中区块链设施建设与其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考虑,推动主导技术群的规模化形成,创建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
其次,要破除数据壁垒,推动数据确权和流通。
新基建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而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其流动性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
无论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还是区块链等所引发的生产关系变革,都一定要夯实数据这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
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地运用政策工具包来推动数据确权工作,并发挥区块链等有关技术在数据确权工作中的应用,使数据得以真正地流动、交易和使用。
最后,要进一步强化安全保护,重视技术防护和立法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7日主持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区块链的隐私保护机制同时也为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隐蔽通道,有害信息写入区块链,将无法修改或删除,形成新的网络安全问题。
因此,一方面,要重视自主安全可控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在加强对区块链相关的加密技术、用户认证等重要环节研究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研发针对区块链平台应用的检测、分析和预警等技术,及时发现并预防利用区块链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另一方面,区块链对生产生活及社会治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与传统法律规范相抵触甚至无法律依据等问题也会不断涌现,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开展前瞻性战略研究,形成规范可行的应对策略。
(来源:零伽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