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独家:从散装江苏看长三角一体化
文/星空下的香槟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人物渐分南北早,江淮不改古今流。
——王冕《过扬州》
香槟生在江苏,长在江苏,对长三角一体化推动的难度是有真实体会的。
疫情期间,“散装江苏”一度登上微博头条,在其他省份纷纷以某省名义驰援武汉时,江苏驰援队伍标题打着的是各市、各区甚至还有村的。
单健康码江苏十三市就出现了十三种健康码,直到7月24日才得到统一,这时候距离疫情爆发已经快半年。
受历史原因和长江横穿导致的特殊地理环境影响,江苏各地在语言、文化以及饮食等生活习惯方面千差万别,十里不通音倒为语言学家提供了成长土壤。
《现代汉语词典》的主编吕叔湘就是江苏人。
因此,江苏省十三市除了区域毗邻外,并没有太多相近的特征,更像是被强凑到一起的。
除了语言、文化等因素外,特殊的行政区划也加深了割裂。
以苏州为例,苏州最发达的工业园区管理范围隶属于国务院,独立于苏州市政府和江苏省一个级别,在人、财方面都不受苏州管辖;同样发达的昆山市作为江苏省试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试点县,财政由省直管,此外苏州还有众多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看似强大的苏州其实被切割得七零八落,尴尬的地级市身份直到现在也没争取到机场。
江苏都如此,长三角一体化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上海】:依靠区位和政策优势,金融、贸易、运输、房地产成为关键行业,但长期依赖行政地位优势,也导致国有企业长期主导,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并没有太多的内生活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行政优势也让上海成为一座很不包容的城市,除了资本,对其他非上海的人和地区“不够包容”是深入骨髓的。
【江苏】:诞生了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模式,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加工,这里外资集聚。
以苏州为例,工业生产总值中2/3来自外资。
外资和本地产业缺乏有机融合互动,带动的经济增加值有限。
因此,苏锡常虽制造业发达,也有不少的科技型企业,但科技含金量整体不高,在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深圳。
家族和地方民营企业为主也导致在产业布局上割据情况严重,区域自利性让各种资源和优势难以抱团,普遍都很富但小富即安,这种安逸性极大的削弱了集聚效应,后劲不足。
【浙江】:是走在前面,浙商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力量,在全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但浙江发展模式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现在也面临着市场保护和产业升级瓶颈。
【安徽】:是小弟,毕竟2010年长江一体化只包括江浙沪,安徽是后来才纳入的,无论在经济体量还是产业发展方面较江浙沪还是有差距的。
但怀揣中科大,积极发展半导体产业,这些年也做出了不少成绩。
只是三省一市各自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中被忽视了,红墙也愈来愈清楚,这种割裂的地区发展是不利于形成整体竞争力和集聚效应。
2018年,国务院把长三角一体化从学术概念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
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正式启动,上海青浦区、苏州吴江区和嘉兴嘉善县共约2300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示范区(如下图),这其中选了5个镇共约660平方公里作为先行启动区。
而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在行政管理上动了真格,示范区真正开始启动并进入实质推动阶段。
示范区借鉴现代企业治理的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模式。
理事会相当于公司的股东会,统筹决策重大事项,其中理事长由两省一市副省(市)长轮值,同时邀请了10名企业家和智库专家扮演独立董事的身份,包括华为的郭平、阿里巴巴的王坚等。
执委会成员由两省一市遴选和竞争选拔产生。
8月20日,红墙层面专门召开了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会议认可了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取得的成效,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隔岸的大选如火如荼,但在香槟看来,无论是驴子还是大象最后胜利,山姆大叔对华的态度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毕竟这已关乎两国国运。
国内已经明确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战略上我们已经放弃了对玻璃友谊的幻想。
长三角集中了全国12%的人口,2019年生产总值23.7万亿,占全国的1/4,对于国内大循环而言,无论是消费、投资拉动还是科技创新都至关重要。
率先和主体意味着什么,大家可以品评品评。
这次会议同时提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这和香槟的切身体会是相互印证的。
长三角一体化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投资者必须高度关注,但如何处理耐心和紧迫感,短期和长期的关系,香槟为你提供一些思路。
1个多月前,任正非先后访问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四所长三角地区核心高校。
可看出来,一方面,华为对基础科学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一些政策导向。
果不其然,8月20日,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明确长三角下一步将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工程)。
因此可重点关注产学研一体化,一流的高校资源、领先的产业集群和良好的产业环境是无疑是全中国产学研最好的土壤;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虽其他三省情感上并不一定情愿,但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还是上海,因此可以重点关注浦东题材,尤其是自由贸易区试验区临港片区建设;
绿色发展和交通一体化是目前已经在推进的,毕竟这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很迫切,而且是相对容易实施的,毕竟做增量比解决存量要简单很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更有利于打破区域割裂。
一体化先修路,这是明确的投资机会。
假如做个不恰当大比喻,长三角就像是个小型版的欧洲。
即使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制造业和技术最强的德国依旧是主导。
但其他国家受益了吗?对于人才的流动、技术交流、贸易而言,其实是受益的。
相比于京津冀,长三角的协调性总体还是优势明显的。
一体化≠均富。
香槟坚信前路虽艰难,但终将一片光明。
这不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而是产业重新分工布局,特色与协同并进,而不再出现乱倒垃圾的问题。
(来源:星空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