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新论: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疫苗中国新闻周刊原创02-0508:09关注以科学理性
新论: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疫苗中国新闻周刊原创 02-05 08:09关注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疫苗特约评论员/黄严忠发于2021.2.8总第984期《中国新闻周刊》从去年12月开始,随着新冠疫苗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应对疫情的策略进入新阶段。
在欧美等国,防疫重点转向大规模疫苗接种以获得群体免疫。
中国也已发起针对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计划,期待将输入性病例引发疫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国内社交媒体上出现一些对国外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贬低之词,有些还与西方国家内部的反疫苗阴谋论遥相呼应。
一些公众人物也公开对国外疫苗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作为中国人,希望自己国家的疫苗更加安全、有效,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 与基于mRNA技术路线的疫苗相比,国产灭活疫苗副作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对低温冷链的要求较低,也比辉瑞等国外公司开发的疫苗更容易储存和运输。
从保护效率方面讲,国产灭活疫苗超过了世卫组织50%的最低要求。
考虑到流感疫苗的保护率也只在40%~60%之间,因而国产疫苗对降低新冠感染的风险有显著效果,对此不必存有疑问。
但西方国家的疫苗优点也很突出。
首先,辉瑞和莫德纳公司开发的两款基于mRNA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率大约都在95%。
根据《柳叶刀》杂志去年11月发表的研究,美国如果全部使用mRNA疫苗,最低只要接种63%的人口就可实现群体免疫,社会经济恢复正常。
而如果使用低于80%保护率的疫苗,则必须接种全部人口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由于mRNA疫苗在开发、生产中只需在体外合成RNA,不必像灭活疫苗那样对活病毒进行扩增,因而比后者更容易扩大产能,满足大规模接种需求。
第三,当新冠病毒变异到使现有疫苗不再有效时,mRNA疫苗不需像制作灭活疫苗那样花时间培育细胞、繁殖并灭活病毒,所以升级起来比灭活疫苗要快。
1月27日,美国疾控中心公布了过去六周的疫苗安全监测结果,在已接种的2350万新冠疫苗中,只有极少数有严重过敏反应。
接种后出现的死亡事件也似乎与疫苗接种无关。
总体而言,美国已投入使用的两款新冠疫苗的安全性与临床试验结果一致。
现有情况表明,渲染西方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不利于中国实现群体免疫的最终抗疫目标。
根据国药集团一位高管的预计,其2021年全年产能可达10亿剂,能够接种5亿人。
这个数量远达不到实现群体免疫需要的接种率。
这固然有国产疫苗在产能上受限的原因,但也与其60岁以上年龄段三期临床试验数据还不完整,从而无法为占总人口约17%的老年人接种有关。
而上述两点恰是mRNA疫苗的优势。
复星医药已与辉瑞的德国合作方BioNTech签署了购买协议,向中国提供至少1亿剂mRNA新冠疫苗。
2020年12月下旬,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在云南省玉溪市高新区疫苗产业园奠基,项目预计8个月内建成投产,一期产能为1.2亿剂/年。
个人认为,复星进口的疫苗一旦到货,应该优先满足60岁以上人口的接种需求。
同时中国还须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争取获得国外疫苗生产商许可,生产供应国内需要的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一味地强调西方疫苗的缺点,不仅会影响民众对国外疫苗的接受度,也会影响将来国产mRNA疫苗的开发、生产和接种,从而极大影响中国疫苗缺口问题的解决和群体免疫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