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大增七成背后 是长春高新的中年危机
长春高新(000661.SZ)公布了一份市场早有预期的年报。
这家生长激素龙头企业去年收入85.77亿元,同比增加16.31%;归母净利润30.47亿元,同比增加71.64%。
此前公司业绩预告净利润增长区间为70%~80%,实际业绩更靠近业绩预告下限。
与业绩高速增长不同,长春高新股价表现相对平淡。
业绩公布次日,长春高新报收435.50元/股,上涨0.09%。
当天成交总金额20.88亿元,较2020年50亿级别日成交额相去甚远。
实际上,2020年以来长春高新股价经历了多次“过山车”行情。
2020年上半年长春高新股价触及513.50元/股历史新高后,因一份“不胫而走”的业绩交流纪要,股价回撤约30%。
长春高新2020年三季报显示,生长激素子公司金赛药业和疫苗子公司百克生物业绩均好于预期,逐级打消了负面情绪。
1月6日长春高新股价再次创下520.66元/股新高,此后又因抱团股惨烈杀跌,股价再度回撤20%。
如今,长春高新股价究竟向上还是向下,市场陷入分歧。
生长激素板块悄然改变
长春高新2020年业绩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生长激素板块。
长春高新旗下子公司金赛药业负责生长激素业务,2020年营业收入85.77亿元,同比增加20.34%;归母净利润30.47亿元,同比大幅增加39.66%。
由于长春高新2019年11月完成了对金赛药业29.5%少数股东股权的收购,因此公司自2019年11月起按持股比例99.5%合并金赛药业的财务报表。
这造成了长春高新2020年业绩增速超过金赛药业的情况。
少数股权并表使得业绩有了“放大镜”效应,而金赛药业自身业绩增长已经开始显现压力。
2018年和2019年,金赛药业收入增速分别达到53.36%、50.87%,净利润增速分别达65.08%和75.08%。
可以说,金赛药业2020年业绩表现不及以往。
这除了新冠疫情对销售的影响,也与生长激素板块竞争格局生变有密切关联。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可促进人体骨骼发育,适用于矮小症等疾病的治疗。
业内普遍认为国内生长激素渗透率较低,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粉针、水针和长效剂型是生长激素的三种剂型,长效生长激素是最新推出的剂型,患者依从性较好,单价较高市场份额较低。
水针则相较粉针在药物活性、稳定性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存在一定替代效应。
数据显示,2019年生长激素水针份额达61%,粉针份额达38%,长效剂型占比仅1%。
自金赛药业2005年推出生长激素(水针)以来,长春高新成为这一产品的独家供应商,独占时间超过10年。
2015年外企诺和诺德生长激素水针(水针)上市,也未对长春高新占优局面构成威胁。
目前国内生长激素水针(水针)市场正由“蓝海”变为“红海”。
除长春高新、诺和诺德,安科生物(300009.SZ)生长激素水针(水针)已经于2019年上市,上海联合赛尔的水针剂型也已进入申报生产阶段,他们势必将瓜分长春高新现有的市场份额。
这意味着长春高新“一品独大”局面将要告一段落。
疫苗板块能否异军突起?
长春高新另一个板块疫苗板块能否成为新增长点,是市场争议的又一焦点。
2020年,长春高新疫苗子公司百克生物以鼻喷流感疫苗作为切入点,以独特的技术路线成功进入流感市场。
2020年百克生物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加43.30%;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33.88%。
百克生物成功过会也让长春高新收获市场追捧。
眼下,国内市场对流感疫苗需求被大幅激发,供不应求的情况已经出现,2020年成为流感疫苗大年。
百克生物2020年2月获批的鼻喷流感疫苗于三季度开始销售,刚好乘上东风。
不过,现阶段,将百克生物定义为“水痘疫苗公司”更为确切。
百克生物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水痘疫苗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2.25%、84.96%、97.06%及99.89%。
由于流感疫苗存在明显季节效应,主要收入来自第三和第四季度,且百克生物收入规模相对较小,暂难成为长春高新业绩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年报中存在长春高新试图“粉饰”业绩的痕迹。
长春高新2020年研发投入金额6.82亿元,同比增加67.67%,而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达到2.07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71.43%。
资本化绝对金额增加了1.31亿元,达到可以影响当年净利润的程度。
图片来源:长春高新2020年报
增加研发支出资本化可以降低公司在当期费用支出,从而美化净利润指标。
考虑到长春高新实际业绩已经接近业绩预告下沿,自然存在调整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的压力。
此外,“增厚”部分的净利润还会增加企业所需缴纳相应税费,对公司长期业绩表现产生副作用。
在这份看似波澜不惊的年报背后,长春高新的“中年危机”悄然而至。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