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科力远(600478)
1、油电混动有没有前景?我认为有。国家鼓励厂商走电动路线,但是除了买车摇号的城市外,电动车销量不是很高,成都这边就看不到太多的电动车。而且我搜索了很多个厂商的充电桩,省会里充电桩数量充足,一出省会充电桩数量大幅减少,而且均在偏远的角落里。直流充电桩的配套需要解决电源点负荷、电力冲击及相应的补偿问题。目前来看高速和三四线城市要普及充电桩还是一个较长远的问题,这会限制电动车的发展。2、吉利退出科力远是个什么鬼?单纯的路线问题。沃尔沃的技术路线和科力远的技术路线有冲突,二者择其一,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家的技术。毕竟再怎么好也还是不及一个混账儿子。3、电动车的发展会不会突然加快导致市场转变?有一定的可能性。拿北汽EU5举例,续航里程500公里,电池密度160。按照国家的路线,电池密度以后会达到300,也就是说2020年以后的电动汽车续航能达到1000公里左右。但是续航里程的提升对充电桩的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假设充电桩的技术达到相应要求,厂商成本增加,收费增加,反过来使电动车的成本与燃油车成本相等甚至比他高,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没人会干。所以除非电池技术有一个大的突破,否则可能性很小。
网友回复
股友MfkGGS:
你说的 北汽EU5举例,续航里程500公里,电池密度160。按照国家的路线,电池密度以后会达到300,前一个电池密度160是指电池包系统,后一个300是指电池单体,不要混淆。
乱金柝:
差不了多少
接近顶端:
不管是电池单体还是电池包 密度的提升带来的是能量的加大 要在相等的时间内充满电池就是电流的巨大提高,对电网的冲击可想而知。
乱金柝:
对。交流充电慢,北汽的电动车用家用220V充电,得充电15个小时以上。直流充电是正途,但是一个60KW的直流充电桩都将近是15户人的峰值用电功率,冲击、负荷、补偿都是大问题。
flydream5:
专业角度思考问题啊
股友qCEvUQ:
好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