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九鼎投资(600053)
如果一个公司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要变成一个上市公司,百亿定增前夕,尽管九鼎高管坚称公司自己的项目好,不存在夸大宣传一说,五大创始人心生倦怠,决定集体偷偷减持股票。那这个行为合理吗?2018年3月20日一则公告披露了公司董、监、高在停牌前6个月期间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说明,也记录了百亿定增启动前后,九鼎五大创始人的减持行为。2015年4月7日,吴刚卖出677.2万股;4月2日,吴强卖出405万股;3月27日至3月30日,覃正宇卖出209万股;4月7日至4月24日,蔡蕾卖出457.3万股;4月1日至4月2日,黄晓捷卖出910.946万股。上述五人在此期间没有买入,只有卖出。紧接着,5月19日,九鼎集团公布增发案:计划募资75亿至125亿元。如果创始人的减持行为,并不影响公司未来的经营,那么以当前的股价减持也无可厚非,创始人也能享受创业成功的成果。但是如果创始人的减持影响了公司的估值基础,那么创始人获得的财富一定是透支了公司未来的成长,而公司未来的成长又因为创始人没有努力工作,而进一步恶化。很多时候创始人(大股东)的减持行为都会影响公司未来的经营,虽然企业上市以后,变成了一个公众公司,外部是否存在一个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对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能在过去60年保持年化30%的投资收益,是因为其通过投资控股购买企业,然后交给诚实可靠的经理人去经营。而国内则缺少成熟的
网友回复
时代骄子4:
狗屁不懂还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