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做主题公园的企业都或多或少有一个地产梦,甚至美其名曰做主题公园,实则搞房地产开发,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基本的套路是,以做旅游产业的名义,很廉价地从地方政府拿一片“风景这边独好”的土地,一边做旅游产业,一边做房地产开发;几年后,当房地产项目赚得盆满钵满,而旅游项目变得冷冷清清、难以为继时,把它交给给地方政府管理,自己走人。有业界人士道出真谛:单纯地做旅游项目风险很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宋城演艺有些另类。以“宋城千古情”的品牌地位,在全国各地边做“千古情”系列边做房地产开发,岂不水到渠成的事,何况作为上市公司,既有知名品牌,又有融资平台,哪个地方政府不欢迎。事实上,宋城演艺的“千古情”系列已开拔到三亚、丽江、九寨沟、西安,但都没有染指房地产。甚至按照“赢家通吃”的商业逻辑,宋城演艺应该在火爆的杭州宋城景区周边做地产、酒店、餐饮,但都没有参与争食。是宋城人犯傻吗?
和宋城演艺创始人、董事长黄巧灵见面后,问及这些年来为何不利用“千古情”系列做地产,他说他也知道做房地产肯定比做演艺赚钱多,做演艺产业比做地产辛苦,风险也很大。至于为何不与杭州宋城景区边上的商家争食,他说打造主题公园是为了打造一个生态链,利己利人;宋城演艺不差钱,账上还躺着很多钱。那黄巧灵究竟差什么呢?
黄巧灵是军人出身,在部队期间多次立功受奖,回地方后担任过地方文联主席职务,曾师从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从事《红楼梦》等文艺理论研究。黄巧灵还是《宋城千古情》的总策划、总导演、艺术总监,但是不像某些影视剧导演的做派,倒是像一个人文历史学者,说话慢条斯理,谈人文历史娓娓道来。和黄巧灵聊天,他不海阔天空地聊,他似乎对文艺很痴迷。“是文化赋予了《宋城千古情》持久的生命力。她传承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她播种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她诠释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她与这座城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之魂,她为这座城市留下了难忘的历史记忆。”他说。
黄巧灵对文化的内核非常执着。他说:“一场成功的演出,需要反复打磨,以市场为演出导向。但不是说为了迎合市场,放弃文化;没有文化核心,最终也会失去市场。表现手段可以变,但文化核心不能变。”在迎合市场需要的同时,他时刻提醒创作团队,“《宋城千古情》的灵魂是文化。有文化内涵才有灵魂,才能吸引观众,才能触动其心灵。”
黄巧灵深爱着他的演艺作品。为了保持作品艺术生命力,栉风沐雨,上下求索。“每天一小改,每年一大改”,“改”是《宋城千古情》的家常便饭。在《宋城千古情》的发展历程中,变化贯穿始终。不断的创新正是这台演出生存进步的灵魂。
为了让演出更接地气,黄巧灵和创作团队经常在演出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广泛搜集游客、导游、业内各方专家的意见与建议。黄巧灵还经常会躲在观众群里看演出,散场后留意观众的评价。
宋城人的创意来源于深入生活的艺术探索,来源于对真理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打造每一个“千古情”系列前,黄巧灵都会猫在办公室阅读超过两百万字的历史文学著作,寻找一段城市的根,寻找一个城市的魂。有时黄巧灵还会与当地的人文历史学者展开一场学术辩论,去伪存真。黄巧灵带领着创作团队走遍很多地方,看过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公园和演出,汲取着文化的精华。为了看一个小小的民俗表演,坐五六个小时汽车翻山越岭去到海拔四千多米的藏族村落;爬上快要坍塌的高达数十米的碉楼,零距离地触摸羌寨的灵魂。
心无杂念终成大器。踏遍山山水水,穿越历史的烟云,无数次的艺海拾贝,终于成就了今天的“宋城”和“千古情”系列,也成就了黄巧灵的文艺情怀,他被誉为“中国旅游演艺导演第一人”。
在怀疑的目光中起步,历经岁月的打磨,宋城演艺锻造出世界演艺史上空前的奇迹,这个奇迹还在继续。试想,如果没有黄巧灵对文艺情怀的痴迷和孜孜不倦追求,这个奇迹或难以发生。
至此,猛然想起著名的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我们似乎明白了黄巧灵差什么,难道不是“自我实现需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