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怎样算是熊市?
熊市是证券价格持续下跌的一种市场现象,投资者普遍悲观令市场负面人气陷入恶性循环……尽管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对于许多人来说,主要指数在至少两个月内下跌20%或更多,就意味着市场进入熊市。
自6月12日创出高点5178.19点后,过去10个交易日,中国A股市场持续下跌,几乎没有出现有力的反弹。截至周一收盘,基准上证综合指数累计下跌21.7%,至4053.03点。按照上述定义,A股市场似乎已跌入熊市区域。
但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回答。按照上述定义,如果要确认A股陷入熊市,一个条件是负面人气陷入恶性循环。目前市场正经历融资盘去杠杆,情绪非常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进一步的下跌。当然,在救市政策频出的背景下,负面人气会不会持续变差,还要继续观察。
定义中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主要指数在至少两个月内持续下跌。不可否认的是,上证综合指数在短短两周内就完成了20%的跌幅。但两个月后股市会跌得更深,还是会出现反弹并离开跌幅20%的熊市区域?也许没有人能准确预测。
今年2月份,美国MarketWatch专栏作家迈克尔·辛希尔(Michael Sincere)在一篇探讨美国股市的文章中提到,美国股市有七大熊市特征。对于中国股市,这些特征可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股市跌破关键支撑位
辛希尔说,基准股指跌破50日、100日和200日移动均线是重要的技术信号。技术指标显示,上证指数已经跌破50日均线,但周一收盘后,指数勉强站在了100日均线上方。可以说第一个条件只满足了一半。
2. 股市上涨缺乏动力
3月初至4月末,上证综合指数从3310点涨至4440点,途中并未经历任何回调,成交量也稳步放大。到了5月初和5月底,上证指数分别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而6月初以来,上证指数涨势缓慢,成交量停滞不前,6月中旬又经历了一次大的调整,并且在6月底已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调整。这符合熊市即将来临的第二条特征。
3. 投资者关注股价
股价是确认熊市的最后一个信号。到了股价大幅下跌时,动手避免损失就太迟了。上证指数开始下跌前,许多投资者认为股市仍会上涨,关于股市估值过高的看法似乎并不占主流。
4. 股市横盘整理
A股在下跌前,经过一个短暂的横盘期。6月8日,上证指数收盘突破5100点,随后涨势陷入停滞,接连四个交易日的振幅很小。这或许符合股市进入熊市的前奏。
5. 市场人气变化
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后,许多市场人士都预料会出现调整。但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股市下跌来得如此之猛。当时投资者的整体心态是,牛市应该还能持续一段时间。考虑到市场对大幅调整有预期,第五个特征符合了一半。
6. 恐慌性抛盘。股价最初开始下跌的几天,有没有恐慌性抛盘是衡量市场气氛的一个关键因素。A股这轮大跌中,已经有大量恐慌性抛盘出现。社交网络上流传的一份视频显示,上周五有机构对交易员集体喊话“4500点破了……跟你们的客户说,让他们赶快跑,再不跑就来不及了”。这种情况倒是很符合熊市的第六个特征。
7. 看跌者获得推崇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股市大跌,债券市场崩盘。这时候,头脑发热的投资者才想起来曾经的警告。“末日博士”鲁比尼、对冲基金经理保尔森和财经评论员彼得·希夫早就预料到了危机的发生,却被沉浸在狂欢中无法自拔的市场认为是“疯子”。危机发生后,市场才意识到他们是对的,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崇拜。到目前为止,上证指数的下跌似乎还没有导致某个悲观的分析师成名,因此A股的这轮牛市或许还有希望。
总的来说,在熊市的七大特征中,A股出现了三个,还有两个算是出现了一半。
当然,时间是最好的解药,辨别市场牛熊还要看时间跨度。1987-1988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标准普尔500指数从328点跌至224点,跌幅高达32%。但后来,美国股市一路上扬,直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两年内从1500点跌至800多点,遭遇“腰斩”。但后来呢?该指数在2007年收复了失地。2008年金融危机再度导致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但仅仅一年后,美国股市就启动了长达六年的牛市,现在已突破2100点。
而且,即便是熊市也不可怕。只要经济增长没有陷入停滞,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就会不断增长。而投资者要做的是睁大眼睛,在市盈率和市净率等估值指标偏低时,买入并持有业绩和基本面良好的优质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投资”,而不是“投机”。如果仅仅是为了炒作,去买进一些缺乏盈利支撑的题材股、概念股(在A股市场,这类股票的市盈率高达上百倍乃至上千倍),那么大盘的下跌必然会带来恐惧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