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炒股学习网 >> 金融财经 >> P2P网贷 >> 冒死曝光“招财宝”内幕,被众安保险公关删帖,去年读得此文,今年少几人找马云要债

冒死曝光“招财宝”内幕,被众安保险公关删帖,去年读得此文,今年少几人找马云要债

2016年12月24日  10:09:51   来源:网友   编辑: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3110人次

小编摘要一年前,小编曾经转载一篇文章,标题叫《马云的招财宝“变现”背后的次贷隐患》,被很多读者和投资者关注。后来,迫于马云“爸爸”和阿里巴巴的强大公关的压力下,微信将此贴子删除了。最近,招财宝爆雷了,而且爆的不是一般的小雷。小编翻出了一年前的证据,整整一年了,2015年12月27日的文章,到下周一整满一年。小编截了图,众安保险作为申诉方,要求微信删除的该文章。到底该文章讲了什么,以至于让马云“爸爸”如此大动干戈,我想你一定也想知道……由于当时读完此文后,颇有感触,觉得作者的确非常之专业,于是将该文章保存在了word文档里,一收藏便是一年。直到最近,一位朋友发来的一篇文章,标题叫《招财宝爆雷背后:高风险垃圾债包装成理财产品》,小编读后才觉得如此之熟悉。翻开文件夹,去年此时的那篇“招财宝”预警文章历历在目,我们不再埋怨微信官方删除了此文,还给了小编一个警告,也不再提众安保险的强势公关,我们只想说,如果当时让投资者都认识到投资“招财宝”风险,今年也许要少一些人找马云还债……两篇长文,如果你是金融小白,读到这里请停止,后面是万字长文;如果你是金融专业人士,请你坚持读完整整一年前后的两篇文章,再说出你的想法吧。

(小编冒死再发去年今日文章,配有截图,给点鼓励吧)

一年前(2015年12月27日)被众安保险公关的文章,一年前如果你读了,是否还会去买招财宝?

《马云的招财宝“变现”背后的次贷隐患》


来源:Kevin投资茶馆
昨天朋友圈被《怎样把万能险高效的卖给不明真相的群众》一文刷屏,其实想聊这个问题很久了。正好趁这个机会,稍微聊一聊。
原文的观点这里不想再赘述了,我主要想着重说说"变现"功能。做如果没看过前面这篇文章的话,可以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不知道会不会被和谐,早看早平安吧。
1、坑爹的"变现"功能
熟悉招财宝和陆金所等平台的人可能会发现,尽管绝大部分产品都有固定的期限或者预期收益率,不过越来越多的产品介绍页面上都开始标有"可变现"的标志。


按照字面理解,"可变现"肯定是指当客户自身有资金周转需求时,允许客户将持有的产品/债权变成钱的服务。其实这样的服务并不新鲜,之前很多其他P2P平台也有,只不过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转让市场”,即直接改变原始的债权债务所属关系。
随着最近E租宝等一系列P2P的垮台,应该有不少追求安全的投资者使用了平台的"变现"功能,落袋为安,想避避风头。但如果你以为"变现"之后就银货两讫,可以高枕无忧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尽管产品"变现"后,在蚂蚁的账户资产栏目下可能就看不到了,但实际在法律关系上并非如此。
为什么我一直在"变现"功能上打引号的理由也就在此。如果你仔细研究过"变现"具体的功能介绍,你会发现,招财宝与陆金所等平台的"变现"功能其实并没有让你解除与原产品的关联,而是让你再新增了一笔现金流匹配的贷款。不得不说,这个功能有点屌...


因为从原理上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对冲操作。尽管从现金流上,转让和"变现"并没有区别,但有个东西叫风险,而"变现"并没有转移风险。
所以不要以为产品"变现"了,有人接盘了,我就安全落地了。只有这笔借款真正到期了,原始资产的借款人还款了,你才能真正说自己安全了。
肯定有人会质疑,不是说招财宝上面的产品都是众安保险对本息进行担保的嘛,只要出了事,保险能够赔付,那应该问题不大才是啊。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你真正买到的是第几层的产品。
2、蚂蚁金服-招财宝玩法全解密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需要稍微展开一下招财宝和众安在线的玩法。
其实,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你在招财宝上看到的任何一个借款产品,有超过9成9的可能,已经不是第一层的产品,而是被"变现"后的衍生产品。
招财宝真正的基础资产其实应该是4类:真正的借款产品,保本基金、万能险及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的非标债权。
先说真正的借款产品。目前招财宝的平台,只要稍有留意,你就会发现,其中99%的标的都是个人贷。而无论是招财宝本身这个平台还是蚂蚁旗下的网金社,都是没有直接面向个人提供贷款服务的。类似蚂蚁花呗、借呗等个人借贷服务实际上也都是依托小贷公司和网商银行等自有资金来完成的。作为一个借贷撮合平台,一端独大的情况肯定逻辑上是说不通的。所以,个人猜测招财宝平台上真正的借款产品占比应该很少。
其次说保本基金。根据招财宝的变现规则,保本基金只能以本金为限进行"变现",而且熟悉基金销售的人都知道,这种产品其实并不太好销,因此这块总量应该也不大。
所以这么分析下来,平台的基础标的应该绝大部分都是万能险和地方股交中心的非标企业债。其中,万能险是保险公司的刚兑产品,可保证年化2.5%的本息安全(超过部分不保)。
非标企业债方面,为了让投资者放心,一般招财宝均要求上线的非标企业债必须有保险公司提供的保函(本息兑付承诺,一般由一些区域性的保险公司出具,众安对这块基础资产很少介入)。关于这两类资产的真实风险分析,我们留待第三部分分析。关注我的读者应该有印象,我大概在5月份的时候曾专门写过一篇"黑"招财宝"非标企业债的文章,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反正你知道记住,平台的基础资产包是次级资产就可以了。这是招财宝平台所有产品的最底层,即基础。
而把这些基础资产变成大部分人所投资的"个人贷",就需要通过"变现"功能。正如之前所说,招财宝的变现功能并没有转移这些投资收益原本的归属关系,而是直接以原始投资的资产为担保,进行新增的个人借款行为。


整个"变现"过程中,平台会收取变现申请人千分之二的手续费,其中50%作为服务费给招财宝,50%给众安在线作为对本金收益的保险费,当兑付出现问题时,众安在线会先行赔付。
整个流程完成后,一个崭新的个人贷产品便诞生了。投资者一看,收益率比银行理财高一些,而且众安在线提供本息保证嘛,还不赶紧买买买!
但讲到这里,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招财宝的平台上,基础资产包很少,而大部分都是个人贷产品。
这里面就涉及到招财宝平台的机制设计引导了,为了便于各位理解,我举个现实的栗子——
王二最近在招财宝上抢到了一个预期收益率8.6%、期限12个月的基础资产包,不过抢完之后王二发现,在招财宝的个人贷平台中,12个月的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才6.6%。咦?同样的产品,怎么有2个点收益的差距。那么,我只要立即申请把手头的资产按照6.6%的标价"变现"卖出,我就可以白拿2个点的收益(等于是8.6%的资产包按照6.6%折现了),而这种操作实际上在招财宝的变现规则中是完全OK的。
久而久之,招财宝的平台中便出现了这样一拨人,每当有基础资产放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去秒杀。秒杀到手后,再以市场平均的价格"变现"出去,回笼资金,尽管单次操作收益不高,但一年累计下来,也能有个百分之20%-30%左右的收益。这种人我们称之为“黄牛”。
当然,"黄牛"的链条并不止一层,如果秒杀不到基础资产层,也有人专门做二层转三层的。比如专门挑些期限比较长的个人贷,持有一段时间,然后再以市场价转让出去,同样也能喝到一点汤。如此下来,生态链渗透、层层递进便形成了当前我们所看到的局面,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绝大部分的可投项目都是所谓的"个人贷"产品。从"变现"栏目的介绍来看,甚至可能有部分资产被包转了15层以上,不断地接力。
所以经过层层转包,真正落到普通投资者手里的,看上去略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的所谓个人贷,其实很可能已经不知道是被转手过多少层之后的产品了。
在一个有效定价的资本市场中,预期收益是和产品风险应该挂钩的。
潜在风险越大,投资者所要求的预期收益也必须上去。但在招财宝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经过层层的盘剥之后,尽管最终投资者拿到的收益并不多,但这并不代表产品的风险也相应少了。
而且对于普通投资者最不利的是,你根本无法知晓你投资的基础资产到底是不是坑,当基础的投资标的经过个人贷款变现之后,真正的底层资产情况就和你隔离了,无法知晓。你即使想投一些稳妥的标的,也是不行的。
如果熟悉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历史,其实还会发现招财宝的玩法和美国的CDS(收益权支持证券)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对于基础资产收益权的层层打包。有意思的是,就连基础资产也都是一样的次级资产。
谁能想到,被我国券业期盼了多年、到现在依然走得磕磕绊绊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最早玩出花来的,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3、真正的风险去哪里了?
虽然表面上来看,整个链条的所有人都很开心:融资者融到了钱,招财宝和众安在线实现了收入,黄牛们拿到了点差,真正的投资者也实现了比银行理财略高的投资收益。
但风险从来不会平白无故的消失,风险究竟到底去哪儿了?如果真的出了事,谁是真正的背锅侠呢?
我仍然尝试通过栗子来说明。假设有一笔预期收益是8%,总额为10000元的万能险基础资产,发包后被"黄牛"秒杀,然后黄牛以6%的标价完成"变现"(假设保险公司的历史收益也确实是8%)。
按理说,这笔资产一年到期后可收到10800元的投资收益,不过由于按照6%的标价,市场上也有人要。那么,由于一年后黄牛只要给下家10600元即可。如此,黄牛投入10000元,变现后就可以直接回收到10200元。当然,招财宝和众安要在中间扣掉千二,所以黄牛真正到手大概在10180块左右。
于是,原来8%的资产包,就变成了6%的个人贷。假设投资者A购买了这只6%的个人贷,持有半年后也不想要了,再次申请"变现"。投资者A投了10200块,持有半年,"获得"投资收益10503元。
最终,这个产品包被投资者B持有到期。但这时,原来的产品发行方由于手滑,说对不起,现在我水平有限,虽然一年前吹牛我可以有8%的收益,但我实际达成的收益才5%。这时就出现问题了。
毫无疑问,由于产品被”变现“了两回,每回都有众安承保说,出了事情,他先来垫资。所以,投资者B首先顺利退出。不过并不是说,这笔坏账就真的由众安来兜底了,众安在垫资的同时,实际上也获得了对这笔收益的追索权。
对于投资者A来说,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一方面,由于基础资产包的收益只有5%,而变现的成本是6%,所以这1%的缺口,实际上是投资者A欠投资者B的,众安在垫资之后的话,是有权利向A来追索这1%的收益的。不过另一方面,由于投资者A本身也买的是众安保险承保的产品,当产品收益不足6%时,众安也会先行垫资。正负相抵,投资者A顺利退出。因此,只要投资者A是按照原来的预期收益足额转让的话,如果众安不倒,本身也是可以置身事外的。
不过,黄牛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他们本以为仅是过手的资金和风险,其实在产品消亡前一直会背在他们身上。一边是万能险实际提供的5%的收益,另一边是之前已经按照8%提前"变现"的收益。这中间的差额的追索权最终落到了众安在线的手上。这时,黄牛就会倒欠众安3%的收益,也就是300元。
其实万能险的情况总体来说还不算最严重的,因为这种产品最少也有2.5%的保底收益,按照一般7%左右的承诺,核心风险敞口最多也就5%左右。最令人担心的,其实还是以非标债券为标的的基础资产,这里面如果违约,不仅利息,本金的偿还可能都会出问题。
尽管目前上线的非标债权资产一般都有保险公司提供保函,承诺所谓的刚性兑付。不过,这些公司绝大部分是区域性的保险公司,兑付能力有限,是不是”今天有奶今天喝,明天出事对不起“还真不太好说。而且中国特色P2P模式及河北投融集团破产的例子已经证明了很多次所谓刚兑的不靠谱。如果真的出现系统性风险,而这些保险公司收了钱最后又不干事,从法律上来说,最终的债权债务关系其实还是黄牛和进行债务融资的企业之间的,这点并不影响。
所以,在招财宝的平台中当"黄牛",其实是一件风险挺大的事情,别看现在闹得欢,兴许哪次不行就直接挂了。
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所有人有了众安在线的加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保险公司产品的定价都是有一定假设的,特别在计算违约概率这块,一般而言,都是假设基础资产处于一种相对自然的状态。但由于"变现"机制的存在,使得基础资产的分布状态改变了,看似相互无关的个人贷款产品,其实背后的相关性是很高的。
因此,这里面可能蕴含着相当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影响到众安本身的兑付能力。如果众安最终无法完成兑付,那么对于在这个链条中的所有人,都会是一个几乎毁灭式的打击。
而这一切的源头其实就在于招财宝平台对于变现规则设定的过度放松。如果对于万能险产品,只允许按照2.5%的收益来设置,而不是按照历史收益(历史收益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如果对于非标债券,按照本金的50%来计算质押比例,而不是连本息都全部纳入范畴。那么这项业务本身的风险就会大大减小。不过这样的话,肯定也没人愿意层层将基础资产搞成个人贷了,平台的活跃度及收入肯定会大打折扣。


不过讽刺的是,尽管分析发现罪魁祸首在于平台的规则,而平台却是整个链条中唯一无风险的存在。每变现一次,平台就能够收到一笔千一的服务费。变现次数越多,平台收到的钱就越多。而且这笔钱属于服务费,属于无风险收入,如果你亏了,去找招财宝,法理上你找不到他任何的纰漏。


不得不感叹,马大大搞的这套互联网金融模式真心牛逼,把所有人都绕在里面,除了他自己。



我一直觉得金融是个很严肃的话题,特别是涉及到普通的投资者,更应该谨慎。
因为他们的每一分钱,背后可能都有着特别的用途或意义,或者养娃、或者买房、或者养老,在我们这个本就不太容易模式的社会中,他们每天努力工作,努力生活,换取那份并不算丰厚的薪资。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投资渠道,也没有过多的钱可供损失。
记得蚂蚁金服之前的宣传片里有一个口号是,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蚂蚁金服是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中布局最全的机构之一,我希望他们在追求业务发展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说过的话,不要辜负民众的信任。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即日起,我会停止我所有在招财宝的投资。
每笔交易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金融创新并不简单,不要太过小看金融了。



《怎样把万能险高效地卖给不明真相的群众》
来源:微博博主@猫狗catdog
万能险的话题最近非常火热,万能险本身已经被讨论的很清楚了,本质上就是一个保障部分基本上等于0,投资收益保底年化2.5%的寿险。这样的产品如果把2.5大黑体写出来放到网上卖,估计一个月能卖出去一单就不错了,那么保险公司和马大大是怎么把这种保险以高息又安全的名义卖出去的呢?
下面先说万能险的传统销售模式:传统模式,举例结算收益7.99%寿险 <""--> 投保以及被保险人A投保日      <--10000一年后到期日      10799--> 收益7.99%
当然这个收益“预计结算收益",一般正常的万能险比如平安家的,也就4-5%之间,我参与过的富德生命e理财F款目前为止一直给的是7.99%,而同家公司的富德生命e理财C款才5.2%
传统的投资性寿险销售模式,一般是在银行大堂拉大爷大妈用高息的名义骗投保。这种做法既违规,成本又高,而且太low,于是保险公司想到了互联网。但是通过互联网销售万能险终究还是逃不过保监会的监管,在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下,销售规模还是没法最大化,这时候马大大引入了变现这个新玩法。
变现的本质是由投保人通过个人贷平台,以保单为抵押进行贷款,在到期日,投保人一边结算保单(自动退保),一边把钱还给个人贷投资人。这样变现以后,投保人收回了大部分投保资金,表面是帮投保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质上是通过这个方式,让中间的投保人变成了一个桥梁,打通了万能险和P2P个人贷之间的障碍。这样一个投保人通过反复的变现,再投保,再变现,相当于是把万能险卖给了P2P平台上的无数不明真相的屌丝们。
一开始的变现是这么玩的,以保底收益2.5%来计算可变现金额,大概过程如下:
变现模式1,用预期的结算利率2.5%和变现利率6%来变现万能险 <""-> 投保人A <"""> 个人贷投资者(财险投保人)              (财险被保险人)投保日      <--1000010天后变现日                      <-- 96701年后到期日      10799 -->剩余549  10250-->  收益6%(以上为粗略计算没有考虑交易费用以及忽略了10天的收益)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比较合理。万能险的2.5%保底收益是合规的,一旦出现违约会有再保险公司承担。以这个金额变现,个人贷投资者到期收益也是比较有保障的。
不过,这么玩了一阵子以后,马大大发现,这不够刺激啊。投保人可变现金额越变越少,到一年后才能拿到549的收益,大家兴趣都不高啊,肿么办?这时候马大大就给大家送福利,带来了新玩法:
2015年5月以后的变现玩法,以预期结算利率来计算变现金额:+变现模式2,用预期的结算利率7.99%来变现万能险 <""-> 投保人A <"""> 个人贷投资者(财险投保人)              (财险被保险人)投保日      <--1000010天后变现日           “收益”1.88%  <--101881年后到期日    10799 -->  收益7.99%   10799--> 收益6%
(以上为粗略计算没有考虑交易费用以及忽略了10天的收益)
新玩法一出,嗨爆全场了。投保人的1万投进去,10天之后就有将近2个点的收益!这钱马上能进行新一轮的投保,到期完全不用动脑筋,XX宝直接后台对冲掉退保和还贷。这么一算就比老模式立竿见影多了,一个月搞两轮,3%妥妥的,年化36%。比高利贷还刺激,直接点点鼠标就行。在论坛上,马上就能看到有人借着高利贷杀进来了。投保人也不再是投保人了,而开始被人叫“黄牛”。每一次万能险产品发出来都会被“黄牛”哄抢一空,然后到第10天,哗哗的变现分发给个人贷平台小散。
等等!这么完美的模式?风险在哪里?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继续看下去而不是马上打开ZC宝页面去买万能险,那就说明你是一个具备基本理性思维的投资者了。
这两次交易里面,如果万能险的收益达不到预期的怎么办?到期日投保人收不到10799,而只有10250,拿什么还个人贷呢?
没事,马大大都给你想好了,这里他引入了众安财险,对每一笔变现进行保险(收保费的哦),如果收益达不到触发违约,就由财险先垫钱给个人贷投资者。
所以每一笔投保/变现,每个人的身份是这样的:
黄牛: 万能险投保人,被保险人。个人借贷保险投保人。个人贷投资者:个人借贷保险被保险人。
每一笔变现,众安收千分之一,蚂蚁金服收千分之一。现在看起来又完美了,毫无风险啊,我这就去借高利贷来投!
等等!听说过次贷吗?
众安千分之一的保费,能够覆盖所有的违约赔偿吗?众安做的个人借贷保险,理论上如果通过P2P分散多足够多的个不相关的自然人身上,违约概率应该是低于千分之一的。但是要注意,这里无论有多少对不相关的自然人人借贷,其实违约相关性等于1!等于1!等于1!因为在变现产品中基本不存在处于个人意愿的违约,违约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最终对标的万能险产品收益没达到预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一批所有人都会违约。一个万能险产品收益率出现千分之几偏差,众安的保费就白收了,出现更大的偏差,众安就可以关门了。
想当年美国的次贷的模型就是这样,保险公司(对应ZhongAn)为劣后级债券(对应万neng险)设计CDS,理论模型中违约相关性很低所以保费相当便宜,结果火烧连环船,一个违约导致更多违约,最后不得不联储出手兜底。希望马大大的XX宝XX保险XX金服能有可为有可不为,及早收手。
接下来打算再写写万能险对“黄牛”到底有什么显性和隐性风险,且听下回分解

我们没有看到作者的下一回,一年之后(2016年12月23日),却等来了真实的“招财宝”爆雷,看看“招财宝”爆雷后,媒体怎么说的?

《招财宝爆雷背后:高风险垃圾债包装成理财产品》


来源:搜狐财经
“侨兴债违约”事件进入下半场,相比起十亿级的违约金额,下半场暴露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销售高风险“场外市场私募垃圾债”问题更是触目惊心。《潜望》经过调查发现,“侨兴债违约”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就蚂蚁金服旗下招财宝场外市场私募债产品“侨兴债违约”出事后,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仍在打擦边球继续发售类似的产品,而普通投资者浑然不知。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头。
“场外市场私募垃圾债”,一个很拗口的名词,如果不是招财宝平台上的“侨兴债”违约风波,很多消费者都并不知道他们在声名显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购买的“固定收益”产品,背后真实的资产包风险有多高。
《潜望》通过多方采访,试图还原高风险的企业垃圾债是如何经过层层“洗白”,从地方股权交易中心到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上颇受欢迎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在招财宝平台上销售的“侨兴债”违约后,其他平台上类似的产品仍在发售,而因为有关部门并没有执法权,监管缺失,导致类似业务在售期间,各个环节都获得了利益,但出事后,所有机构却都在推诿责任。此外,类似的产品并没有被叫停。
缘起“侨兴债”违约
近日,隶属于广东侨兴集团的两家公司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其在招财宝平台上发行的数亿元私募债无法按时还款,该私募债于2014年由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下称粤股交)备案。
搜狐财经《潜望》从产品合同了解到,项目在发行时引入了“双重担保”,一是信用保证保险,二是侨兴集团实际控制人吴瑞林担保。吴瑞林以个人全部合法资产为债券还本付息提供不可撤销的无限连带责任担保。浙商财险为侨兴私募债进行保证保险承保,对债券的本息到期兑付提供保证保险,且浙商财险不得以任何事由拒绝向投资人赔付,但是浙商财险如此敢于保证是因为侨兴方面为其出具了广发银行惠州分行的履约保函,这样如有万一广发银行为浙商财险担责。受此次私募债逾期影响,未能按期收到借款本息的招财宝个人贷客户则由众安保险承保。
12月20日,招财宝发布公告称,惠州侨兴电讯工业有限公司和惠州侨兴电信工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分别发行的“侨兴电讯第一期至第七期”和“侨兴电信第一期至第七期”私募债,由于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还款。
搜狐财经《潜望》从蚂蚁金服相关人士获悉,侨兴电信和侨兴电讯两家企业各发行两年期私募债券5亿元,分别本息5.73亿元,两家本息合计11.46亿元,年化利率为7.3%。目前,已经到期的债券共计3.12亿元。该人士表示,由于两家企业表示表示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还款,预计尚未到期的债券也存在违约风险。
多位投资者向《潜望》表示,他们目前手上仍持有着相关未到期的私募债产品,受此影响,无法提前赎回。该产品自2016年12月中旬开始至2017年1月中旬陆续到期,如果招财宝、浙商财险、侨兴集团、众安保险多家机构仍互踢皮球陷兑付僵局,此事还将陆续发酵至少近一个月。
高风险垃圾债变“理财”产品 从股交所到平台的“洗白”路径
常驻华南的某券商债券分析师告诉《潜望》,一年期贷款利率是4.35%,利率在5%以内企业尚能接受,“现在实体经济回报率差,许多企业毛利率到不到7%,如果承担的利率超过7%,盈利很难是正的,企业愿意超过7%以上利率,一般都是其他融资渠道都不通畅了,就连7-8%利率的信托可能都不愿意做。“场外市场私募债那东西根本不能叫债券”某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人士向《潜望》表示。将这类高风险产品包装成“中低风险”产品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公开销售的秘密,就在于区域性股权中心和第三方担保的引进。
“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玩得越来越火,越来越过火。”一位在大型券商从事固收业务人士向《潜望》直言。所谓区域性股权市场(名称一般为股权交易中心、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股权交易所)是由省政府负责监管、是区别于沪深证券交易所、新三板市场之外的资本市场板块,俗称四板市场,私募债、定向融资、股权质押、ABS等非标资产盛行。一般由券商、产权交易所、城投公司等入股成立,主管单位一般为当地的金融办和发改委,并非证监会主管。全国目前有25家以上的股权交易中心,为其运营机构所在地省级行政区划内中小微企业私募证券的发行、转让及相关活动提供设施与服务的场所,是私募证券市场的一种形式。
此前,招财宝平台上销售的产品不少就是企业在区域股交所发行的产品。曾有媒体报道,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就与招财宝平台达成合作,开展了包括“私募债”等金融资产的打包、拆分销售及后期具有流转性质的变现业务。本次“侨兴债”违约风波中的主角之一粤交所也是如此,“粤交所”全称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2013年7月11日挂牌成立,是由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管理委员会牵头,联合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佛山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金融高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公司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
《潜望》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这家看似“高大上”其实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大股东是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侨兴债”正是由粤交所发行,在招财宝上销售,由浙商财险增信。
在招财宝平台曾有不少类似“侨兴债”的债券产品,年化收益率在7%左右,投资门槛只有1万元。“这类私募债被市场称为垃圾债,连非标产品都算不上。备案后的非标准化投资产品才能叫非标。这类场外私募债是垃圾。”上述某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人士表示。
但无一例外这些被业界成为“垃圾债”的高风险产品,却在金交所/股交所转一圈后,完成了“洗白”。
第一步:【先上门槛极低、无资质、不需要评级的股交所】
对于真正的私募债,证券法有明确的规定,上市前必须由券商进行尽职调查,由发行人先向上海或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公开发行并上市申请材料,由交易所对申请材料是否符合上市条件进行预审。交易所预审通过后,发行人向证监会报送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如果券商未履行尽职调查的责任,那么根据证券法,出问题后,承销商要负责赔付。并且,根据证券法,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没有资格审核或上市债券,场外债券的合法交易地点只有证监会下属中证中心管理的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系统,该市场必须是持牌的私募基金或者其他持牌金融机构才能成为参与者。另一个市场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是机构市场,不对一般投资者开放,在人民银行同意下开展业务。
很显然,在粤交所这样的地方股权交易中心并不是按私募债发行规则,并且门槛极低,在粤交所这样的股交中心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对发行人没有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的要求,只需由“推荐商”(因为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没有承销商制度)向交易所备案,交易所对报送材料只进行完备性审核,不对材料具体内容做实质性审核。
事实上,根据证券法,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根本没有资格审核或上市公开发行的债券。
甚至就连评级都不需要,根据粤股交辗转向《潜望》的回复:监管对地方交易所发行私募债不强制要求企业做外部评级。某评级公司债券评级人士也对《潜望》确认,“在交易中心发行的债券没有强制的评级要求。”
这就使得金交所/股交所成了“香饽饽”。《潜望》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理财平台都在寻求与金交所、区域股交所的合作,根据网贷第三方“布谷TIME”披露14家互金平台在资产端接入了金交所产品,既包括陆金所、人人贷、开鑫贷等P2P平台,也包括苏宁金融、万达金融等消费金融平台。
有业内人士向《潜望》表示,股交所还可能成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非标资产包转成标准资产的场所,而互联网理财平台趋之若鹜的一大原因在于股权市场多为省级单位发起筹办。
在这样金交所/股交所发行债券,不要求强制评级、不做实质性审核、无法追责,但看似“高大上”的招牌,却让“侨兴债”这样的产品完成了第一次的“洗白”,摇身一变成为“公开发行”的产品。
第二步:【“三方审核”,引进保险“洗白”】
由于地方交易所没有做“实质性审核”,也没有评级,要让产品看上去更安全,就需要平台把关和“保险”。
在“侨兴债”中,因为没有评级,“所以我们要求有增信”,蚂蚁金服人士介绍说,“在蚂蚁金服上线的产品都要求有增信,这个规则粤交所一开始就知道。”但事实上,据一家曾与蚂蚁金服有过合作的保险公司公司介绍,蚂蚁金服会对产品先做审核,然后再发给保险公司审核。“蚂蚁有自己的审核团队,浙商财险就没做多少审核,如果蚂蚁金服不同意,就没法发售。”相关人士表示。
蚂蚁金服回复《潜望》表示,在蚂蚁平台上发布产品,产品发布方要审核;产品增信方也要审核;平台要对产品发布方进行审核,“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这事实上承认了蚂蚁金服也做过产品审核。但至于是谁先审,谁起主导,《潜望》并未能完全确认。
通过审核,才能引进担保,如果没有“保险”,这类垃圾债产品的风险就直接暴露给投资者,所以参与发行的各方就引进了担保和第三方增信机构的“双重担保”,根据认购协议书,侨兴集团董事长吴瑞林“以个人全部合法资产为本期债券的还本付息提供不可撤消的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侨兴电信、侨兴电讯在浙商财险处投保,浙商财险收取保费,向投资人提供本息到期兑付的保证保险。如果这两家企业未能按时偿还债务时,依照保险合同,浙商财险必须对投资人的借款本金和利息进行理赔。
一位资深投行人员向《潜望》表示,表面上看,提供产品信息的机构都必须引入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等机构增信,为用户的投资提供保证保险保障或进行担保,但保险公司做的保证保险并非真的零免责赔付,都是要求企业实际控制人提供超额覆盖的反担保。
不但招财宝,在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也都强调平台上发售的产品有保险公司承保。一家国资背景的财险公司资深人士介绍说,浙商财险这样的财险公司之所以承接保证保险,是因为保费可观,“这类业务费率大概能到担保额的3-4%,具体每个产品不一样”。截至发稿前,《潜望》从保监会、蚂蚁金服、浙商财险都无法获知该具体业务费率是多少,因为费率是机构间合作,不体现在销售合同里。
但以“侨兴债”来说,即使按发行总额1%来算的话,浙商财险将获得千万级的保费收入。《潜望》将继续与上述机构保持沟通。
但保险公司只收取了债券发行额1%的保费,却要承担100%的风险,明显是一笔风险高于收益的买卖,所以浙商财险也将该保单做了“再保险”,上述资深人士介绍,保证保险一般是自营业务,少有公司进行再保。但浙商财险“巧妙”地把风险转嫁了出去。2014年,侨兴集团与浙商财险签订保险合同的同时,浙商财险还与广发银行惠州分行签订了一份保函,为自己与侨兴集团的两份保险提供全额本息担保。
这份“保函”在12月23日晚间被爆是“萝卜章”,就据券商中国报道,当浙商财险拿着抬头保函找银行实施反担保赔偿请求时,银行发现该保函为假。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办公室:“事件发生后,我分行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开展调查,经查验、核实,该保函非我行出具,为不法分子假冒我行名义出具的虚假银行履约保函。目前我分行已将情况报上级主管单位、当地监管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并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事实上,某大型险企电商人士向《潜望》表示,“国外保险公司根本不接这种产品,这类产品也没法做再保险。”
不管如何,在引进了“双重担保”之后,“垃圾债”完成了第二轮“洗白”,成了“标准化”产品。
第三步:【多期式拆标,跨区域分售普通投资者】
从“标准化产品”要完成“理财产品”的一跃,离不开金交所/股交所和互联网金融平台。
从事债券发行的某大型券商向《潜望》表示,一般私募债募集规模在数千万乃至数亿,“这么说吧,如果1亿的融资需求做成私募债,根据现行法规,私募产品持有人最高不得超过200人,每份起投最少要50万元。”
显然,这不是“屌丝”能企及的。但区域交易所对单笔债权进行的“多期式”拆分,“创造性”的将起购门槛极大的降低。在招财宝上,“私募债”在该平台上显示‘XX债001-N’,其中XX债表示私募债名称,N表示拆分期数,N的数量不固定,少则10期以下,多则100期以上。以粤股交“侨兴债”为例,两笔债券侨讯1-7、侨信1-7各5亿,根据“侨兴电讯2014年私募债券第二期28”产品说明书显示,侨讯1-7分7期发行,每期切割为多份产品,比如,第2期发行规模8000万元,分40份发行,每份200万元,认购金额1万元起。
如果根据现行法律,私募产品持有人最高不得超过200人,上述模式是将一笔融资需求拆分成多笔期限相同的200万元债权,进而实现投资者人数的增多,这就是违反投资者适当性原则,擅自以违规技术手段降低投资者门槛,同时突破场外私募产品不能超过200人的限制。
一位资深债券研究人士向《潜望》表示,互联网平台将将私募债拆分为多期进行销售,销售的仍属于一个产品,多期投资者人数相并往往远远超过200人,存在变相突破私募债发行人数限制的问题。
其次是投资者适当性未得到有效落实,也就是架空了合格投资者制度,区域性股交和互联网理财平台没有对认购人是否为合格投资者进行实质性审查,变相扩大了投资者范围,放任中小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金融产品。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官网微信公众号
168炒股学习网微信
郑重声明:168炒股学习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股票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股票学习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含有广告标志的信息皆是广告,本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8炒股学习网,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学习教程,技术指标,炒股技巧等股票知识服务,专注做专业的股票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168炒股学习网, www.168chaogu.com   粤ICP备14098693号   广告合作QQ:765565686,邮箱:7655656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