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被一条朋友圈吓到了。
一个正在读大四的朋友说,“没想到为了双十一,马云爸爸把我的蚂蚁花呗额度提到了 17250。”
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另外一个朋友还在一边加着购物车,一边和我说:“怎么办啊,我去年双十一用花呗分期的钱还没还完,今年双十一就又到了。”
她说,花呗让她有一种“我有这么多钱”的错觉,不管还不还得起、要多久还得完,还是会倾向于疯狂加购物车。
“那一瞬间,我很害怕。因为,我从来没有仔细关注过自己的花呗额度是多少,也没有算过自己在各大平台一共欠了多少钱。”
忍不住感叹,现在当一名学生,借钱也太容易了吧。
一名未毕业、也没有工作的学生,随时随地能透支一两万的额度消费,这件事情合理吗?越发好奇,如果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可以一下子借这么多钱,会有什么反应。
我想起,自己还在读大一的时候,曾经想申请一张额度 2000 的建行信用卡。
可拿到表格之后,才知道申请的手续是真的很繁琐。除了需要准备学校的资料,填写自己家人的详细信息之外,还需要父母作为第二还款源的担保。
我拿着表格,回家说服了好几次父母之后,爸妈才同意在担保栏签字。
可是,最终的申请还是被银行驳回了。
在同一段时期,我也看到了很多新闻,说的是大学生信用卡坏账爆发,监管机构要求收紧这个业务了。
后来我还蛮庆幸的,因为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根据自己手上拥有的现金来花钱,对我来说才是最理性的做法。
那时候,为了换一部二手iPhone,我会默默存上半年的钱。
看到现在申请门槛很低的各种信贷机构,还有动辄上万元额度的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可以说是时代很不同了。
当然,现在我也开通了花呗和白条这类的功能。
但为了不让自己“习惯性借钱”,我每次付钱的时候,会特意确认付款方式是不是“账户余额”了。
但我发现,因为有时候支付宝会默认“优先用花呗支付”,我在月底的时候还是会不知不觉就欠了不少钱。
明明账户余额和银行卡都有钱,却会因为不注意付款方式,而扣了花呗的钱。
于是,账户余额的数字不变,我就会更倾向于放肆地在10块钱的奶茶和30块的星巴克之间,选择后者。
后来我关掉了优先支付,但发现,还是有许多诸如“花呗支付可抽奖”、“花呗支付双倍返还奖励金”等活动,让我忍不住选择花呗,再继续之前的恶性循环。
不过,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挣扎而已。
想到某位同事,给女友开通了不限额亲密付之后,偶然间发现自己一万二的存款全被女朋友用去买衣服了。
心痛之余,他也开始用借款功能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工具的使用选择权在自己,但那种无时无刻不在叫嚣着“快来花钱吧”的氛围,还是常常让我把持不住。
问起身边人,我发现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还不起花呗会发生什么事。
大家的理解都停留在,会有手续费和违约金,但并不知道具体的金额。
首先,逾期不还款的利息并不低,按每天万分之五收取,也就是说,如果你有1万块没还,每过一天要多还5块钱。
如果你仍旧没还,逾期记录会影响你的芝麻信用分,拖下去,支付宝会给你通讯录里的好友、父母进行电话或短信提醒。往后就是收到法律文书,冻结账户了,并有可能记录进个人征信报告。
如果严重到涉及征信,那就是房贷车贷不通过,甚至出入境困难。
不过因为现在能借钱的平台太多了,而且套现的产业链也很“发达”,如果真的欠款了,很多人也能做到东墙补西墙。
我们有一个编辑,刚开了白条甚至就拿到了 8000 的额度,可以说是很害怕了。
我还有一个朋友,去年花钱花太多,一直不敢跟我们说。
去年的这个时候,他看中了一批手办,可2000块一个月的生活费根本不够,后来就用上了5000额度的花呗。
他喜欢数码宝贝,买了 mega house 的两套成长期和幼年期的盒蛋,还买了八个孩子和成长期的。加上场景和材料那些,前后一共花了大约8000块。
他自制的超轻黏土场景要拿去喷漆,因为材质的问题,场景很脆弱,磕碰一下就是粉身碎骨,光往返顺丰快递就花了200块。
花呗不够了,他又开始借趣分期。没办法, 一旦入了手办的坑,再想出来就难了。
相比前段时间新闻里因为校园贷、裸贷失控的学生,更大的群体是这一种: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费欲,似乎买得起,但是还不起。他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买了很多,于是一下子就过上了很难还清的生活。
这件事,也是今年分期还完了,他才敢和我讲。
最终,他还是没和家里说,选择的解决办法也是很原始,就是饿。不吃饭,拿生活费去还钱。我们招呼他出去玩,他总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推脱。
朋友问他怎么了,他说自己要减肥,每周只在周五吃饭,而且只吃一顿午饭。他开始飞速地瘦下去。
但与此同时,他身体也变得差了很多,掉头发,浮肿,精神不济,总是昏昏欲睡。
其实不用调查就知道,大学生的还款能力是很低的。没有稳定收入,只能靠生活费续命。
可尽管如此,大量的平台还是轻易,甚至草率地,向年轻消费者群体大开超前消费之门。
这是现代社会便利性的体现,但同时,也能算是一种陷阱吧。
想起曾经看过心理咨询师宫学评的一个观点:
这个时代倡导的正是‘我花钱,我存在’。很多人是通过消费、冲动型购物来寻找自我意义的。‘购买’让我们觉得自己跟这个世界还有一点关系。*
现在,身边的确有很多人,是通过购物缓解内心焦虑和现实压力的。有时候,我自己失眠也会忍不住买东西。
可是压力并不是过度消费的借口。
日本学者三浦展关于“过度消费”的观点是,被“过度消费”奴役的年轻人终将成为“新穷人”。
月光族、卡奴、房奴,当他们的收入无法维持这种体面的生活时,便堕入“下流社会”:收入低,人际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也会随之降低。*
双十一又要到了,我看了看自己的购物车,这大概会是很开心的一天。
可是,开心之余,我还是忍不住隐隐算了一下我的信用卡账单和花呗额度。
毕竟,当我看到朋友 17250的花呗额度时,我是真的会害怕,如果自己也在一天花掉这么多钱,要怎么才还得清。
只贷几千有急用?别着急!点击这里快速下款,一分钟申请,一天内放款,微信关注低息找钱(zqian360),贷款申卡一键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