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信贷业务高速发展,以在校学生为目标群体的新型网络借贷模式——“校园贷”也在大学校园中应运而生。
2016年,银监会、教育部等部委联手出击,重拳整治校园网贷,但仍未根治乱象。今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决定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勒令网贷平台全面暂停校园贷业务,但是“校园贷”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高校学生自杀、暴力催债等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安全稳定。
典型案例
近日,市局接到某高校学生钱某报警称:被人以办理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名义胁迫拍摄裸照。经民警调查,钱某通过某网络借贷平台向线下代理人汤某进行了贷款,被汤某胁迫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汤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汤某已被刑事拘留。
案件特点
此类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出于抢占市场和竞争的需要,会隐瞒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比起信用卡分期付款7%以下的年利率来说,校园贷的年息通常高达20%以上,成为“高利贷”。若贷款者无力偿还,便利用不文明的催款手段,给借款学生造成极大地心理压力,由此引发多起悲剧。在此,警方特总结了关于校园贷的五大危害:
1.低利息高费用
据了解,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大都在15%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0.99%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而且一旦逾期,那可就要任网贷平台宰割了。
2.越便捷,越变“劫”
有的贷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更有甚者,贷款公司帮学生成功贷款后,冒用该学生的身份继续贷款。
3.担保零要求催款全方位
在一些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一些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4.滋生借款恶习
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5.诱发其他犯罪
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警方提示:
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求职或兼职时,不要为了薪水一时心切,将自己的身份信息透露给他人,不要随意在网络平台上申请各类贷款,否则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经济麻烦。一些贷款公司在向大学生群体推销业务时,经常打着“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门槛、低成本的幌子,进行欺骗诱导,致使某些涉世不深、自制能力较弱而又消费欲旺盛的大学生上当受骗。
广大大学生在消费时应量入而出、量力而行,若遇到可能威胁到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110
只贷几千有急用?别着急!点击这里快速下款,一分钟申请,一天内放款,微信关注爱玩钱(aiwanqian),贷款申卡一键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