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炒股学习网 >> 理财问答 >> 股票问答 >> (方大特钢)方大特钢11月30日获沪股通加仓99.82万股

(方大特钢)方大特钢11月30日获沪股通加仓99.82万股

2018年12月2日  23:29:22   来源:网友   编辑: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843人次

网友提问:

方大特钢(600507)方大特钢11月30日获沪股通加仓99.82万股

网友回复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

城市化及中国城市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决定了未来房地产、基建用钢及人口城市化后交通运输工具用钢的市场需求。李铁:房地产最大的利好在城市化腾讯财经11-30 14:30腾讯财经《楼市资本论》特约作者李 铁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很多人关注房地产的发展,更多地是从风险的角度来判断。主要是基于美国和日本曾经发生的房地产泡沫带来的金融风险。如果对美国和日本的数据与中国当下的状况进行同期比较,中国的城镇化率才58.53%,而美国和日本发生泡沫的时候,城市化率已经基本饱和。何况如果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上看,中国仅仅为42.35%。所谓城市化或者城镇化,意指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把自己的长期消费从农村转向城镇,对于各种流动性就业人口也就是“飘”来说,无非是在城里有一套房子和稳定的就业机会,并可以享受到城市化的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所谓定居,也就是指从传统的居住方式向现代的居住方式转变,自然会产生居住形态的空间大挪移。简要来讲,就是住房从农村也要相应地转向城市。农村的房子是搬不走的,而且城市里要提供适合他们未来定居的住房。所以也就会必然带动房地产的发展。目前看,近几十年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受益者更多的是城里的户籍居民包括城市边界扩展和开发影响到的失地农民,他们是买房的主要群体。而在城里务工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里买房的仅仅在百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2.8亿的农业转移人口,只有几百万的人有条件在城里购买住房,其他的人因为户籍问题和公共服务的差异化问题以及生活成本问题,无法在城里购买住房。如果我们判断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从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角度来看,至少有2.8亿的农业转移人口在步入市民化进程,但是差的就是户籍身份的条件。而且在各类城市还有7300万的城镇间流动人口,他们也将会随着长期定居地点的变化,也会形成稳定的购买或者租赁住房群体。如果城镇化水平每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未来还可以有2亿农村人口进入各类城镇,他们的住房需求也会提供未来的房地产发展空间。有了住房才可以考虑家居装修和各类家电甚至包括汽车,有了住房,人们才可以把长期消费和投资转向城市,才可以考虑儿女的教育问题,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人们的消费观念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可以说,近几十年房地产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的工业制成品有了最好的市场。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各类城市,也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同时也在人口相对聚集的地方产生创新的需求。科技的创新必须依赖于城市,说明城市化从房地产开始到实体经济一直到创新,都会带动需求的变化,也会带动投资的变化。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握时机,适应这种未来的城市化趋势的变化。首先是适应房地产郊区化的变化。毕竟中国的特大城市数量太多,目前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房价问题、土地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大大提高了产业发展的成本和生活的成本。郊区化,意味着在都市圈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因为成本低,存在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当工业远离城市主城区的时候,地产也要相应地配置与工业就业人口相适应的发展空间,所以地产的郊区化势在必行。其次,房地产要适应消费升级的变化……还有,房地产要适应都市圈特大城市功能疏解的变化。大家关注一线城市主城区房价上涨。但是主城区周边还有各类小城市和小城镇可以建设提供中低收入人口的低价住房空间。当前的问题是我们的政策并没有适应空间变化的调整手段,而一旦这个手段得到充分利用,既可以缓解中低收入人口对于高价住房的关注的压力,同时还可以释放中小城市的活力,通过人口的空间再配置,激活内需的潜力。特别要说明的是,房地产的发展要适应创新和科技革命的变化。我们目前面临着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是满足传统的就业和居住模式的需要。但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人们就业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已经离不开智能和信息。房地产如何适应这种科技创新的挑战,既要解决地产的生存发展问题,也要解决如何通过技术和信息手段的注入,提升房地产的科技含量,通过跨界整合的方法,使得房地产在适应城市化发展大趋势的前提下,更好地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这对于传统的房地产从业者是一次革命性的挑战。所谓房地产业的机会和利好,既有外部形势的变化需要拉动内需、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的城市化趋势的变化。也有房地产业自身必须要适应竞争和挑战,主动求变,与新技术革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城市化的大格局,引领科技革命的未来。

城市化及中国城市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决定了未来房地产、基建用钢及人口城市化后交通运输工具用钢的市场需求。
李铁:房地产最大的利好在城市化
腾讯财经11-30 14:30
腾讯财经《楼市资本论》特约作者李 铁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很多人关注房地产的发展,更多地是从风险的角度来判断。主要是基于美国和日本曾经发生的房地产泡沫带来的金融风险。如果对美国和日本的数据与中国当下的状况进行同期比较,中国的城镇化率才58.53%,而美国和日本发生泡沫的时候,城市化率已经基本饱和。何况如果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上看,中国仅仅为42.35%。所谓城市化或者城镇化,意指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把...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

长三角和珠三角,未来谁的发展优势更大?百家号12-01 11:36长三角也好,珠三角也好,都是祖国的宝贝疙瘩,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果问长三角和珠三角哪个对国家更重要,就好像问是你的右手重要,还是你的左脚重要。但如果换个问法,未来长三角和珠三角谁的发展前景更好,就可以说出点门道来了:在陆权时代,上海也好,香港也好,深圳也好,就是个小渔村,打打鱼晒晒盐,和漫长海岸线上的其他渔村没有什么区别。当航海时代开启后,这些海边的小渔村遇到了发展机遇,但发展最好的是那些港口条件极佳,陆运水运便捷,可以用最低成本将周边的丝绸、瓷器运到海外的城市,如泉州、宁波、广州等。但在进入全球贸易时代后,这些港口却因为禁海政策、倭寇施虐以及海外航线的破坏,都有不定程度的没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泉州。而在英国占据香港后,因国内政策的原因以及英国在香港的多年经营,香港便取代了广州港原先的地位,得到了腾飞的机会。香港港口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货运中转站。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到香港,珠三角地区的人力(以各种方式进入香港)、物资进入香港,使香港成为了地区的产业发展高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香港成为了大陆和世界产生经济往来的重要窗口。过去,人们总是认为,是香港的发展带动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实质上,没有珠三角这块腹地,香港就是个空港。再说到上海。上海之所以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首先在于其地理位置:长江口。在货轮吨位还不那么高的时候,全球贸易的船只可以直接经东海进入长江,几千公里长江腹地的物资、产品可以源源不断地由上海运到全世界。而随着货轮的吨位不断增大,上海本身的航运条件遇到了瓶颈。这个时候,上海就要寻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在舟山。今天浙江的洋山港就由上海管理。历史上,英国曾经想占据舟山。假如计划成功,那么,中国的发展命根子就被英国人掌控了:凭借长江出口和中国海岸线上居中、且最好的宁波舟山诸港口优势,上海拥有的发展基础世界少有。海运中心、河运中心加上之后的空港中心、陆上交通中心基础,让上海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区的核心点,为今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掌握世界经济话语权打下了基础。而新的全球互联网产业中心,则正在上海边上的杭州冉冉升起。所以,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优势比较,很多人的眼光只在香港和上海身上,有的看得远一点,在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身上,或者再远一点,在珠三角面对的东南亚和上海面对的东亚身上。但是很多人忘了,上海的最大资本,在于身后的长江流域经济带。当中国还是个地区性大国时候,长三角和珠三角难说谁强谁弱,但当中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时候,上海的真正实力才会爆发出来。那个时候,更多的是香港甚至新加坡,需要好好思索下怎么发展问题了!

长三角和珠三角,未来谁的发展优势更大?
百家号12-01 11:36
长三角也好,珠三角也好,都是祖国的宝贝疙瘩,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果问长三角和珠三角哪个对国家更重要,就好像问是你的右手重要,还是你的左脚重要。但如果换个问法,未来长三角和珠三角谁的发展前景更好,就可以说出点门道来了:
在陆权时代,上海也好,香港也好,深圳也好,就是个小渔村,打打鱼晒晒盐,和漫长海岸线上的其他渔村没有什么区别。当航海时代开启后,这些海边的小渔村遇到了发展机遇,但发展最好的是那些港口条件极佳,陆运水运便捷,可以用最低成本将周边的丝绸、瓷器运到海外的城市,如泉州、宁波、广州等。但在进入全球贸易时代后,这些港...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官网微信公众号
168炒股学习网微信
郑重声明:168炒股学习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股票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股票学习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含有广告标志的信息皆是广告,本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8炒股学习网,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学习教程,技术指标,炒股技巧等股票知识服务,专注做专业的股票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168炒股学习网, www.168chaogu.com   粤ICP备14098693号   广告合作QQ:765565686,邮箱:7655656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