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信托业面面观:机构业绩成绩分化,平均收益率逐月下滑
2020年过半,在疫情与监管政策调整双重背景之下,信托行业呈现新变化。
近日,陕国投A(000563.SZ)、百瑞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等12家信托机构披露上半年业绩数据,除百瑞信托缺少可比数据外,其余信托机构经营数据明显分化,各4家机构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而在业绩上行的机构中,也存增速放缓迹象。
同在上半年,在监管要求与提升自身实力需求下,多家信托机构推进增资方案,一股新的增资潮正在涌来。
从行业数据来看,上半年集合信托发行、成立规模上行,但“资产荒”现象正在业内浮现。
同期,资产投向呈现分散趋势,金融领域规模占比超过房地产领域,此外,收益率数据正在呈现逐月下行的趋势。
业内专家预估,下半年,国内疫情对信托行业的影响或逐步降低,更多影响会体现在项目资产质量方面。
随着信托新规逐步实施以及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下半年信托公司或将肩负更大压力。
信托机构半年业绩分化,部分机构受制环境增速放缓
近日,多家信托机构陆续披露2020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据蓝鲸保险不完全统计,12家披露数据的机构中,除缺少可比数据的百瑞信托外,共有4家信托机构营收出现下滑,其中江苏信托营收同比下滑45.19%,中航信托、中融国际信托以及爱建信托半年营收减幅则均为10%左右。
五矿国际信托、英大信托营收分别增长45%、38%,昆仑信托等3家机构营收增幅超20%。
净利润方面,江苏信托净利润下滑幅度最为明显,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9.59亿,同比缩减46.63%,此外,中航信托等3家信托机构出现净利润下滑现象。
在上行队伍中,昆仑信托、五矿国际信托净利润均出现超3成的涨幅,国投泰康信托、英大信托净润增幅同样逼近3成。
信托机构半年业绩分化,与部分机构推进转型、信托项目业绩存在滞后性相关。
如对于净利润的增长,陕国投A表示是由于其推进信托主业转型和结构优化成效显现,主动管理能力增强,受托人报酬率增加。
但不可忽视的是,尽管不少机构业绩有所上行,但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如陕国投A2019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63.42%、52.89%;国投泰康信托同期增幅则分别为52.56%、58.97%,均明显优于当前增速。
“单从增速来看,部分信托机构业务增速较快,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放缓明显。
2019年业务的良好发展,对信托机构今年的业绩具有一定支持。
此外,2020年上半年,股市,尤其是创业板的向好表现,对于信托机构的业绩也有一定的提振效果”,一位信托业研究员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
而受疫情影响,宏观经济增速呈现放缓趋势,加之监管趋严的整体环境,对于上半年增速造成影响。
信托机构在上半年的主要动向,还体现在增资方面,通过增加资本实力以提高资产管理能力、抗风险能力,给转型提供更为宽裕的空间。
举例来说,5月,五矿资本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对子公司五矿信托资产增资不超过55亿元。
7月,陕国投A面向陕金控集团、陕财投及中泰长安,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资金额不超过37亿元,用于充实其资本金。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批复同意建信信托增资方案,后者注册资本由24.67亿元,增至105亿元,迈过百亿大关。
今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信托公司以自由资金直接或间接参与本公司管理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金额不得超过信托公司净资产的50%”、“信托公司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资金直接或者间接用于本公司及其关联方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15%”等相关内容均给信托公司的资本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当时,业内即有预估,信托机构将重启新一轮增资潮。
新增规模、收益率逐月回落,投资领域趋分散
从行业角度来看,据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20年1至6月集合信托发行规模为14477.77亿元,同比增长6.91%,较2019年下半年环比增长3.35%;同期,集合信托的成立规模为12349.59亿元,同比增长10.64%,环比增速则为8.33%,新增规模增长态势延续。
细看单月数据,在2月疫情暴发期,多数行业停工停产,集合信托发行规模与成立规模下跌至低位。
3月,伴随疫情控制与各行业复工复产,在市场需求之下,集合信托新增规模反弹。
2季度,在全球疫情影响之下,新增规模呈现逐月回落现象。
在资金投向方面,2020年上半年,信托投向显现趋于分散的风险。
房地产领域一度占据强势规模,在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规模占比突破4成,但在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信托规模实行管控下,信托行业相应进行业务战略调整。
2020年上半年,用益信托数据显示,集合信托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占比缩减至27.43%。
同期,集合信托投向基础产业、金融和工商企业领域的规模占比,在2020年达到24.37%、31.57%、13.7%,分别增加2.6、4.26、5.23个百分点。
“今年,房地产领域宏观调控依然坚持‘稳’这一主基调,在此环境下,房地产信托额度管控也较为严格,使得信托机构这一业务领域较难发力”,一位信托业研究员向蓝鲸保险分析道,“相反,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金融市场扩大对外开放,外资加快入市,证券投资步伐增大,这一现象也符合当下的监管导向”。
同时,该人士指出,今年,我国继续加大基建投资,相关融资需求较好,因此将支撑基建类信托较快增长。
同时,据了解,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领域规模占比超过房地产,与此前监管政策对于信托机构进行非标融资类业务进行管控有所关联。
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规模占比的提升与此前的政策刺激相关,存在短期爆发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20年上半年信托成立、发行规模均有所上行,但“资产荒”问题正在信托行业逐步显现。
在国内疫情爆发初期,信托业内人士曾向蓝鲸保险表示,信托机构的偏好将出现调整,更加青睐优质头部企业、稳健行业、应变能力较强的项目,但可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质项目或呈现减少趋势。
目前,这一现象正逐步浮现,中融研究分析,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优质资产稀缺,市场哄抢严重;另一方面,低成本资金进入市场,使得相对融资成本较高的信托资金被挤出,加大项目落地难度。
从收益率角度来看,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20年1-6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的平均7.62%,环比下滑0.29个百分点,集合产品信托成立的平均收益率7.66%,环比下行0.34个百分点。
同时,上半年集合信托收益率呈现逐月回落的特点,集合信托发行平均收益率由1月的7.8%逐步下行至6月的7.36%;成立平均收益率则从1月的7.88%下行至6月的7.22%。
对此,上海律师协会信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冯加庆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当前金融政策强调让利于金融企业、让利于企业主体,因此信托行业收益率有所控制;同时,在目前资金政策宽松的背景下,部分机构融资成本下调,反应于收益率。
另一方面,在行业马太效应影响之下,即便大型信托机构收益率低,但也更得市场青睐,而中小机构的日子,却并不好做,综合来看,导致收益率的逐步下行。
“目前政策对于金融贷款形式运作的项目管控得越来越严格,监管要求反应于规模控制,信托行业管理运作的方式受到影响,加之当前的经济背景因素,融资规模也整体受限”,冯加庆向蓝鲸保险详述道,上半年信托公司可能普遍成绩尚可,但在当前环境影响下,后期会有效应凸显。
前述信托业研究员持有相似观点,他指出,目前,国内疫情的影响逐步降低,更多影响会体现在项目资产质量方面。
随着资金信托新规逐步实施以及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下半年信托公司面临的业绩压力会进一步增大。
与此同时,冯加庆提出建议,在金融政策严监管的大环境下,原本的政策红利逐步丧失,信托机构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环境演变之下,信托机构原有的经验、客户、人才优势等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倒逼信托机构明确其核心业务、核心优势、价值定位。
(来源:蓝鲸财经)
相关证券: 股市实战(gssz),陕国投A(000563),券商信托(BK0473)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