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炒股学习网 >> 理财问答 >> 股票问答 >> 谁知道彩票的最早来历!

谁知道彩票的最早来历!

2015年12月23日  21:23:50   来源:网友   编辑: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3145人次
网友提问:谁知道彩票的最早来历!

我是一个彩票爱好者,想弄懂这个彩票的来历和发展以及国外的发展情况和分类等信息!

专家回答:

彩票的起源




彩票(lottery)是奖券的通称。彩票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那时,人们用彩票进行抽奖,是博彩性的娱乐活动,在皇室与商界颇为流行,后来逐渐在各国盛行起来,并流传到世界各地。自从1530年佛罗伦萨发行第一张现代彩票后,1726年荷兰政府、1754年丹麦政府、1763年西班牙政府、1785年葡萄牙政府及1787年奥地利政府都先后把发行彩票作为新的收入来源。进入20世纪70年代,彩票业又一次风靡世界各地。目前,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发行各种形式的彩票,并已成为世界第六大产业。在这一百多个国家里,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据1996年统计,当年全球彩票销售额达到1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超过50亿美元的国家有8个,位居榜首的美国达到364亿美元

中国彩票业现状
现在,中国有"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两大系列公众彩票。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分别由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发行和印制,各地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承销,以促进中国民政福利事业和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为中国民政福利事业、中国体育事业筹集资金为目的。截止1999年底,中国福利彩 票已发行360亿元人民币,其中赈灾彩票50亿元;中国体育彩票已发行102亿元人民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彩票业有了巨大进展。从1987年10个试点省市的1740万元销售额到十几年后400多亿元的总销售额;从彩票的单一种类到传统型、即开型和电脑型三大类几十个品种;从专业人员数百人到从业人员数万人……经过13年的发展,中国彩票业已成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中又一个亮点。
彩票的主要功能:政府筹资手段从经济学上来看,彩票是国家发行者(包括承销者)与广大彩票消费者(包括中奖者)的零和博弈,它并不会创造社会财富,只是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
彩票作为一种遵循"概率论"的国家博彩形式,它确保政府处于稳赚不赔的地位。1998年民政部中国福彩中心发行的110亿元彩票额度全部销售后,政府将从中直接筹得33亿元的社会福利资金,用于赈灾、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中国发展彩票业,为政府提供了一种选择性筹资手段,能使政府在必要时可以有效地筹集分散在广大居民手中的"闲散社会资金",专款专用,用于发展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和中国体育事业,以扶贫济困、建设体育基础设施,从而实现促进社会公正,提高全民体育保健水平,从经济学上实现增进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最终目的。
筹资功能的第二种是增税效应。按照中国现行所得税法规定,购买彩票中奖超过一万元者,须缴纳20%的偶然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因此,由国家税务机关在奖金返还中再通过征缴个人所得税形式筹集财政收入,其为间接筹资功能。
彩票筹资功能的实现还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彩票的市场潜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居民手中有了大量可支配的剩余资金,除了存入银行、投入股市外,购买彩票不失为一种较好选择。2.消费者对彩票的偏好。改革以来,求富快富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股市又助长了民众的投机心理,相对于股市来讲,入市"门槛"更低、交易手段更简便,随机性更强的彩票无疑满足了既急于致富又缺乏有效途径的广大中低收入者的需求。3.
彩票的管理、发行和销售制度的完善程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彩票的管理、发行和销售取得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操作规范、分工明确的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法规制度,加之"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属于国家彩票范畴,以政府信用为后盾,更便利了彩票的发行。正是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十几年来,中国彩票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彩票的经济学效应分析彩票的主要功能是政府筹资手段,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彩票发行的垄断与竞争,购买者的投机、风险与收益,彩票业的挤出效应等角度对彩票的经济学效应进行分析。
一、彩票发行的垄断与竞争
中国的彩票发行市场处于完全垄断与寡头垄断这两种市场结构之间。中国彩票发行市场的特征有:(1)整个彩票发行市场上,彩票的供给者只有两家:民政部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以上两家垄断了彩票行业的全部发行;(2)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在市场上不受其他任何替代产品的竞争威胁,两种彩票的差别也日趋减弱,同质化趋向加强;(3)彩票垄断发行的基础是国家特许权,表现为彩票发行额度管理和审批制,如《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拟销售福利彩票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统一提出销售额度申请,报民政部审核批准。"(4)两家彩票发行机关因为处于垄断地位,因而不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制定者,可以自行决定价格和发行量,但是由于额度管理和审批制的存在,彩票的发行也要受国家的宏观管理;(5)彩票间存在竞争。这种竞争首先因为福利、体育两种彩票互为替代商品,客观上存在替代效应,两种彩票之间的竞争便不可避免;同一彩票的不同彩种之间竞争,如在同一地区电 脑型巨奖彩票与即对即开型彩票构成严重的竞争与挑战;不同地区之间彩票的竞争,如江苏省电脑型"中国体育彩票"到安徽省销售,对当地彩票销售构成压力,促进地产彩票更新彩种、改进发行。
此外,彩票的销售一方面为国家筹集了部分福利资金和体育资金,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地方发行收入和地方税收。地方政府为了获得这部分"额外收入"会积极争取彩票在本地区的发行与销售份额。由于额度管理和审批制使地方政府申请到的彩票销售额同本地区彩民的需求相差甚远,形成彩票供给的"短缺",各地方政府之间会为了获得更多彩票销售额而进行竞争。其次,较大需求的彩民受较少供给的彩票制约,彩民的需求会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上积聚 ,这种高时空密度的需求与有限的供给导致彩票业在"短缺经济"状态中运行,彩票的短缺又引发了彩民间的竞争。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表现为为了争取更多销售额度而出现的合法、准合法与非法手段的竞相使用。彩民间的竞争表现为价格竞争和时间竞争。由于中国彩票发行的固定价格制,便取消了公开的价格竞争,但由于供求矛盾的客观存在,这种竞争便会表现在彩票的"黑市"交易上,当过度竞争出现后,便诱发民间"私彩"的出现。时间竞争则产生于彩票投放与购买的时间分布不匀,表现有二:一是排队购买、低效等 待;二是无序抢购、阻塞交通。一个明显例子是,每周一上午,南京市购买江苏电脑体彩者连街过巷,场面十分火爆。
二、购买者的投机、风险和收益彩票购买者是博彩和奉献爱心二重动机者,只是不同消费者个体的偏好程度不同。至于彩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有调查从实践中得到以下数据:44%博彩偏好者,14%奉献爱心偏好者,42%主观动机不明确(主要受彩票销售环境和气氛所感染而决定购买),那么我们可以将这次调查的博彩动机偏好度进行一下简单测算:44%+42%×〔44%/(44%+14%)×100%〕=75.9%,这说明彩票购买者的博彩动机占主导地位(七成六)。由上,我们在分析中可假定彩民是博彩偏好者。
博彩从经济学上讲是一种投机行为,尤其彩票更是一种符合概率论的无规律有规则游戏,是以通过偶然性实现以小博大、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牟利活动。正是因为兼具的政府筹资功能赋予其合法的地位,但这种合法性既不能削弱其投机性,也不能冲淡其消极性,毕竟它助长了人的投机心理,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与同具有投机性的股票相比,彩票具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它的消极性更强,彩票的正效应--筹资效应远弱于股票的正效应--投资效应;其次,彩票具有平民化趋向,它交易简便、无需专业技能,起点低(2元起步)、无需购买个人资产(如股票),不需要集中全部个人资产杀入彩市一博,因此它比股市更有市场潜力,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最后,它的投机性也更强,股票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存在以一定的实物资产为基础,它的变动也以实际资产的变动为基础,它是一定实物资产的证券化表现,股民购买股票既有一定投机性,也有较强的投资动机。而彩票不同,它属于完全风险品,每张彩票并不代表含有多少实际资产,只是中奖的概率凭证,而这种中奖概率(尤其是中大奖概率)又是微乎其微的,具有极大的风险性,这极大的风险就意味着彩民将资金投入彩 市后除"心理上的满足"外很可能毫无任何经济收益,只是"向社会奉献爱心"罢了。这与彩民的投"资"--收益心理是相悖的。
那么,彩民为何还要争先恐后"入市博彩"呢?这是因为从经验中,他们都知道经济学上的一条规律:"风险与收益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所以,总有那么多屡战屡败的彩民还在屡败屡战,也正是这群不屈不挠的彩民,才支撑起庞大的彩票市场。
三、彩票业的挤出效应
彩票业作为一种政府筹资手段,把分散在彩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到政府手中用于公共支出,必然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彩票业的挤出效应包括筹资挤出效应和用资挤出效应。
首先来看筹资挤出效应。彩民购买彩票的资金来源有两种:即期消费资金和储蓄资金。彩民用即期消费资金购买彩票,实现了对现期其他消费品的替代,调整了现期消费品组合结构;同时,彩民以彩票这类风险品代替了实物(或劳务)的消费,会导致这些商品的需求"疲软",进而降低了这些部门的投资需求。彩民用储蓄资金供给,在需求不变条件下抬高市场利率,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我们再来看用资的挤出效应。政府通过发行彩票筹集到的资金可分为直接资金和间接资金两部分。直接资金指政府发行彩票所取行的福利资金,约占彩票销售总额的30%;间接资金指政府对奖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收入,约占彩票销售总额的5%-6%(经验估计)。直接资金作为社会福利资金,专款专用,会投向赈灾、扶贫、济困、助残等私人资本不进入的低效率领域,基本上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排挤。因此从理论上讲,直接资金运用的挤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但对间接资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目前中国财政正处于由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的过渡阶段,财政投资"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间接资金以税收形式上缴入库后,便形成公共财政资金,由于其不具有专款专用性质,加之财政"越位"的存在,必然会与私人资本"正面交锋",产生对私人资本的挤出效应。综上所述,彩票业发展带来的挤出效应具有客观必然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源的畸形配置,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ZW(〗本自然段引用了《中国彩票业效应分析》(作者:郑备军、宋希伟,原载于《中国经济问题》2000年第一期)中观点。
四、彩票的贫富分化效应彩票只在客观上实现了社会资金的某种程度集中,而其中一部分又流入到极少数人手中,造就了新的百万富翁,客观上扩大业已存在的社会收入差距,造成了社会财富占有新的不平等。
在这场博彩中,输家效应 的损失比较大,减少了即期和远期的消费,降低了社会总需求水平,从而减少了彩民个人福利水平并降低了社会福利总水平;而赢家效应的增加却比较小,因为他增加的货币收入边际效应在不断递减,他个人增加500万元收入所带来的效应永远小于社会公众失去500万元所损失的效应。增加的少数富翁固然可以增加家庭消费甚至社会奢侈品的消费,而大多数人却减少即期或远期消费,降低了社会需求水平,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增长,降低了社会福利总水平。
发展彩票与启动内需九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过剩经济的到来,刺激消费、启动内需成为流行的话题。面 对低糜的国内消费,有人把眼光投向了日趋火爆的彩票业,提高"大力发展彩票业,拉动国内需求"的新课题,引发了各种讨论。
支持者认为:现有的彩票消费和潜在的彩票消费是不可忽视的大市场,对启动内需、刺激消费有着极大的作用。彩票面额不大,易于为百姓接受,发行彩票能充分利用人多力量大的国情,把分散闲置的资金聚集起来,积少成多,用于各项社会福利和体育设施的建设。有人分析,由于整个彩票的购买预期是大于零的,所以人们乐意掏钱购买,即增加了私人间接消费。另一方面,购买彩票实质上也是一种间接投资。彩票发行的净收益将用于社会福利方面的 建设,这种投资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人们对未来生活不确定的顾虑,有利于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彩票的发行也必然会加大政府公共产品的产生,所有百姓,包括购买彩票和未购买彩票但享受福利的搭便车者都将从中获益。彩票发行产生的远期收益是无法估量的。
对此,本文持以下观点:
1.由于百姓的低收入和相关法规的有待完善,影响了彩票的市场潜力发行量,至少在现阶段,中国的彩票还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成为一个主要产业。这是从彩票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
2.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经济资源是一定的,加大彩票业发展势必向其他部门争夺有限的经 济资源,从而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彩票业固有的非生产性和资源浪费性决定了其必然在一国 中处于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寄生"地位,不可能成为一国的主导产业。这是从彩票的自身特性来看。
3.彩票业不属于生产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的实体经济,发行彩票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民政福利事业和体育设施建设,属于非生产性,并且彩票的发行数量和规模由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决定,受国家宏观调控,因此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有限。
4.彩票业对刺激消费、启动内需也有一定的作用,它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效应。彩票业刺激消费的直接效应表现为:在彩票销售中,它增加彩票发行、销售等若干工作岗位,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彩票销售期间,由于彩民对连带行业的间接消费,销售地的交通、餐饮、商业、公园等服务行业的收入也会迅猛增加;在彩票业的带动下,博彩的相关产品,如关于投注技巧、摇奖预测、甚至概率论的书籍、报刊、电脑软件以及博彩器具都成了热销品,带动了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消费需求。彩票业刺激了消费的间接效应表现为:政府通过发行彩票筹集到的资金分为直接资金和间接资金,直接资金中的福利资金部分,有专款专用性质,直接投入赈灾、扶贫、济困、助残等用途,用于生活消费领域,能增加一定的消费需求;直接资金中的体育资金部分,直接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属于生产建设性消费,能带动建材、建筑等行业发展,对消费需求也有一定的拉动作用;通过税收征缴的间接资金纳入公共财政,最终也将用于公共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转化为消费。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彩票业的非生产性和资源浪费性,认识到彩票业在经济发展中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寄生"地位,它不可能成为一国的主导产业,不可能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对国内需求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兴利抑弊,充分发挥彩票业对拉动需求的有限作用,使其为经济建设服务。

中国彩票前瞻
从新中国第一张彩票诞生至今,已经历了十三年,在这十三年中,中国彩票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从1987年1700多万元的年销售额增长到近500亿元的总销售额,从最初单纯的福利募捐奖券到如今的传统型、即开型和电脑型三类几十个品种彩票,其发展速度令人咋舌。但是,中国彩票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不仅经验不足、管理落后,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彩票品种单调,彩票销售量过少,人均购彩额过低,与我国的人口大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位不符。为此有人提出了更新旧彩种、发行新彩票的建议,另外还有人出于开发中西 部、扶持中国教育事业等目的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中国足球彩票、中国教育彩票和中西部大开发彩票的设想,形成比较成熟思路的是竞猜型的"中国足球彩票"。


发行竞猜型的足球彩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发行体育彩票,也并不是体彩一家就能做得了的。正在酝酿发行的足球彩票,如果没有足球管理部门的协助,真正是寸步难行。为了保证博彩公正性,对于足球比赛的场次、赛程都要有严格的要求,以防串通作弊。但如今,连职业联赛的日程都不固定,中国足协与体彩中心也并无制约关系,足协又怎会严格按照体彩 中心的要求制订和修改章程。至于比赛中的假球、黑哨、错判,足协都杜绝不了,体彩中心更是束手无策。因此有人提出,在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和保险体系的时候,足球彩票是慎行为妙。虽然足球彩票已经几年准备,并未瓜熟蒂落,却带来了一令人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在足球彩票的酝酿过程中,电脑型体育彩票却先行一步,经过了立项、试点,在中国大江南北全面铺开,并带动电脑型福利彩票的发行,形成了中国彩票业发展史的又一轮热潮。中国教育彩票和中西部开发彩票,由于本文篇幅所限,就不再详细探讨了。中国彩票业从诞生至今已经历了十三年,它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今后,新彩种、 新的抽奖方式将不断涌现,必将极大地丰富中国彩票市场。在可预期的将来,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彩票发行大国中的一员,中国彩票业也跻身于世界彩票市场前列。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官网微信公众号
168炒股学习网微信
郑重声明:168炒股学习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股票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股票学习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含有广告标志的信息皆是广告,本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8炒股学习网,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学习教程,技术指标,炒股技巧等股票知识服务,专注做专业的股票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168炒股学习网, www.168chaogu.com   粤ICP备14098693号   广告合作QQ:765565686,邮箱:7655656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