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闲钱购买理财产品,有了新项目却向市场融资,这样让市场“惊诧”的怪事屡屡发生。
2014年至2017年,各年度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不论是参与公司数量,还是合计购买数量,均在逐年提高。2014年,A股市场只有443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2017年达到了1229家,4年间公司数量增加近两倍,且各年度累计购买发生额同比增加值都在50%左右。
2018年,截至6月13日,上市公司累计购买次数和累计购买发生额已超去年全年的47%。2018年,这两个数字或将超越2017年。
更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至2017年,虽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并不太高,但平均在7%以上,且2016年、2017年还有逐步向好趋势。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翻阅多份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公告发现,其所购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多数在3%~4%,远低于上市公司实业运作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更有甚者,融资前后资金使用言行不符。增发融资前,上市公司陈列各种急需用钱的募资投向,一旦融资到账,热情就转向购买理财产品。在这些上市公司的公告中,频繁露相的是“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而不是募集资金投向项目进展。
业内人士认为,A股市场诸多公司的主业是制造业,其资金运作实业,既是充分利用资金,也是发展主业不断壮大的保障。如果常年沉迷于购买理财产品,其收益率又低于各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仅拉低了公司盈利能力,更与“脱虚向实”的大方向相悖。
科大讯飞:融资、理财并行
2018年,截至6月9日,有25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定向增发预案,除了首次再融资外,还有占比近八成(201家)的公司,在2014年至2017年曾做过定向增发。
翻看这些公司融资方案,均是“意志坚定”地要把融资投在实业上。而实际情况是,这201家两次再融资的公司中,在上一次融资前后,有124家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部分公司即使在本次融资之前,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仍旧绰绰有余。
对此,有舆论质疑,如果用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投资人自己可以买,不用上市公司如此“辛苦运作”。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时“出手阔绰”,对外投资时却又伸手向市场要钱。
以科大讯飞(002230.SZ)为例,该公司上一次融资是在2015年,资金到账9天后就开始购买理财产品。
2015年8月19日,科大讯飞公告称定向募集净额21.04亿元。2015年8月27日,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未讨论两项募资投向“智慧课堂及在线教学云平台项目”“‘讯飞超脑’关键技术研究及云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而是审议通过将1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当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4日,科大讯飞在东莞银行合肥分行购买浮动保本收益型产品,年化投资收益率5.1%。2016年9月29日至2017年9月20日,科大讯飞再次在东莞银行购买年化收益3.6%的同类产品。
2015年,科大讯飞全年净资产收益率为9.17%,2016年净资产收益率是7.5%。不管是3.6%还是5.1%的年化理财收益,均低于公司的实业收益,实际上拉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2018年5月15日,科大讯飞再度增发,将融资36亿元,用于产品、研发、建设项目等。其中,补充流动资金6.5亿元。
业内人士质疑,科大讯飞一边缺流动资金,另一边却在拿融资的资金买理财。就在融资方案公布前两天,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科大讯飞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做验证报告时仍然在强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尚未归还金额为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