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如是说,如果最高信用等级的债券市场出现崩盘,金融危机也就来了,次贷危机就是如此。
2016年,国内债券接连暴跌的阴影还未散去,2017年第一个交易日,50年期国债——15国债10,今天罕见跌停,并因跌幅超过10%触发紧急停牌。
上交所发布临时停牌公告进行核查
15国债10(019510)是2015年发起的期限50年、票面利率3.99%的记账式附息(十期)国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跌停?
经核查,原来是有一位个人投资者持有2手该债券想卖出,就按照10点半的买一价格的101.51元卖出了,因此触发了盘中的诡异跌停。
本期债券期限为50年期,平时成交不多,2手债券折算一下也就2000元钱,竟能让50年期债券跌停,暴露出了目前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以往因为有游资从中投机获利,为债券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流动性,但如今监管层层加码,一杆子将投机的游资打死,反而让市场丧失了交易的活力。
市场到底出了什么事?
债市频现大跌,除了美联储加息周期,年末资金紧张等外因,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有两点:
1外汇占款减少新一轮换汇周期来临,资金流出、投资回报低甚至不流回境内,境内实体企业没有根本起色,不断撒钱补贴亏损企业。
2资金无法有效循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的无效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扩大杠杆、增加了风险。
实体不好,资金在金融体系内加杠杆获取短期收益,从股市到债市到期市,都是如此。
民生证券固收分析师李奇霖曾给出一个模型:
银行、非银与企业之间存在三角债循环。2015 年后,银行资产端与负债端息差逐渐收窄,甚至出现倒挂,银行要找突破口就委外,由外部投资,“银行发理财-委外非银-配置信用债-企业买理财-银行发理财”的资金链条模式出现,逐渐形成了银行、非银与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循环,既放大了基础货币的信用派生作用,也推高了货币乘数,另一方面也内生出大量流动性,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张,配置压力持续加大。
大概意思是:你发了钱,银行、企业因为回报低不投实体,企业买银行理财产品,而银行则绕开限制,委托外部机构投资,反正外部机构为了追求高回报可以用高杠杆,据一些人分析杠杆高达1:8,这后续就不断得有钱进来,市场有些风吹草动就人心惶惶,更别提债券价格接连下降。
这套路说起来都是泪,跟去年股市加杠杆有什么本质区别?跟万能险入股市有什么区别?说穿了就是长短期限错配,加个杠杆,忽悠后续更多的资金进来接盘。
资金充裕的时候,大家赚钱,市场急剧下行,央妈给钱,一切由印钞兜底。央妈的净投放最终会变成上涨的物价,让大家买单。
所以,只要印钞,中国就不会真的发生债务危机、股市危机,但我们一直用印钞来兜底吗?有一天信用彻底坏了怎么办?
今天的跌停可能只是根导火索,市场压抑的情绪还有待释放。